从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国神社问题(4)

2016-01-18 14:22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从日本宗教文化看靖国神社问题

靖国神社是以恶为善

就主动给敌军阵亡者建墓立碑这一点而言,中日之间的确有所不同,但并不等于日本对亡灵不分善恶。从历史上看,靖国神社本身就是明治政府为了祭祀为明治维新建功立业的“英灵”修建的,靖国神社的正殿只祭祀为日本政府作战而丧生的特定军人和军属等。当时日本内战中属于德川幕府阵营的战死者是被排斥在外的。在西南战争中对抗过明治政府的西乡隆盛,也未被放入靖国神社祭祀。另外,二战期间因临阵脱逃而遭枪决的日本官兵的亡灵,也不能作为靖国神社的“英灵”来供奉。在靖国神社院内,靖国神社正殿的旁边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镇灵社”。“镇灵社”是1965年创建的,其中不分国籍地供奉着正殿中没有供奉的世界各地战争阵亡者的亡灵。它或许体现了日本传统神道中“镇魂”的观念。这说明靖国神社本身就没有对死者一视同仁,而是有严格区别的。日本将东条英机等战犯作为“昭和殉难者”载入“灵玺簿”,供奉在靖国神社的正殿,显然是要把他们作为“为国捐躯”的“英灵”来显彰。这除了体现出日本战前的价值观、战争观和历史观之外,难道还能做其他任何解释吗?

由此可见,上述瓦力先生所谓“人亡不究魂之过”、“死者不鞭尸,不挖墓”的说法只反映了日本文化宗教中对“荒魂”、“恶神”也要祭祀,即“镇魂”的观念,如果要用来说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正当性”,却难免有自欺欺人之嫌。因为靖国神社并未善恶不分,它所祭祀的战犯“魂灵”在日本右翼分子看来是“善”的,而在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眼里则分明是“恶”的。

靖国神社迄今只有130多年的历史,它通过国家神道等军国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似乎已使几代日本人的观念脱离了真正意义上日本的传统宗教文化。在笔者迄今接触的日本人当中,包括80多岁的退休教授等文化人,都已不知道神道的观念中还有“善神”与“恶神”之说,当然也不可能正确读出这些日语单词的发音。这说明,正是靖国神社和国家神道阻断了日本传统宗教文化的传承。如今,一些人出于美化侵略历史的政治需要而把靖国神社鼓吹为“传统文化”并继续误导民众,这难道不是对日本传统宗教文化的亵渎吗?看来,日本要解决包括靖国神社在内的历史认知问题,也许需要来一场“文化维新”,对日本传统宗教文化进行再认识,以彻底清除军国主义宗教文化余毒。

靖国神社不是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很明显,靖国神社并不是日本的传统宗教文化,靖国神社只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宗教文化传统的产物,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没有直接的关系。日本传统神道的宗教信仰是一草一木皆为神,到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把天皇奉为神的“国家神道”取而代之。这种日本近代的“国家神道”来源于统治集团发动对外战争的政治需要。实际上,许多日本人只是在自己家中祭祀先祖,根本不理靖国神社。部分日本人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把在靖国神社祭祀自己的父辈看作一种侮辱,因为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例如,日本和平遗族会的成员就痛恨夺去他们父兄生命的日本军国主义,反对首相参拜并再度把靖国神社作为凝聚日本民族认同的政治工具。

在日本国内各界,围绕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斗争从未止息。《朝日新闻》等媒体对安倍等人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持批评态度。一些日本民众以向法院告状的形式来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理由是首相违反了宪法中的“政教分离”原则。去年,日本知名律师一濑敬一郎发起了对安倍的诉讼,日本国内外364人联名向日本法院提起诉状。诉状明确指出,“安倍的参拜行为,是对世界和平的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都有权利成为原告”。

日本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曾多次表示,他不赞成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不是因为来自中、韩等国的外来压力,而是他觉得作为一个日本人不应该去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地方,他不赞成靖国神社的战争观。日本对华友好人士的眼睛更是雪亮的。日本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便明确指出:靖国神社既不是日本历史,也不是日本文化,完全是日本一小部分政治家手中的一张“政治牌”。靖国神社是明治维新以来才有的,它不属于日本国民,不属于日本历史,也不是日本的文化,只是日本一小部分政治家的做秀。靖国神社不仅制造了假神,崇拜战争,造成宗教上的混乱,而且篡改历史,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神社内供奉的246万多尊所谓“神”,还有战后受到审判的1068个战犯,都是在一系列非正义的战争中为天皇、财阀和法西斯、军国主义卖命而死的人,岂能把他们偶像化、当作神来顶礼膜拜呢?尤其是神社内的“遊就馆”,那是一个全面肯定日本历次侵略战争的展览馆。因此,说靖国神社是战争神社恰如其分。

历史事实证明,对日本来说,靖国神社不仅未能靖国安民,反而祸国殃民。靖国神社与其他神社不同,它具有“可后续性”,即只要是战争中丧生的日本军人便可不断合祀其中。日本经历了战后70年的和平时期,而未来如果自卫队在海外作战身亡也作为“英灵”放入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否会再度发挥历史上那种鼓励军人出征的作用,这不能不引起日本爱好和平的人们和亚洲各国人民的警惕。

日本人要摆脱上述精神和感情世界的困境,唯一的出路也许就是像日本“和平遗族会”所做的那样:把靖国神社视为加害于自己先祖和日本国民的精神枷锁而彻底摈弃,认清自己的先祖是受到军国主义驱使才成为战场上的“怨魂”,而不是所谓大日本帝国的“英灵”;只有不忘历史悲剧,才能期待永久和平。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