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中国曾尝试收复琉球美产生独占念头(2)

2016-02-22 15:24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二战后中国曾尝试收复琉球美产生独占念头

历史上,中国明清政府与琉球保持着宗藩关系,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的日本出兵琉球,于1879年将其变为冲绳县。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对于这块与中国渊源颇深的土地,中国国内发出收回琉球的强烈呼声,只可惜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知识精英呼吁收回琉球

为了普及琉球常识,引导大众关注,1947年6月23日,南京《中央日报》文史周刊刊登“琉球史专号”,刊发史学家丁实存的文章《琉球与我国历史上之关系》,梁嘉彬的文章《琉球考》,岑仲勉的文章《姚文栋琉球小志跋附注及表》。这3篇文章用确凿的史料来论证琉球与中国的历史联结。编辑指出:“清光绪五年,就是公元一八七九年,乘我国家多事,日人强据琉球,久侵不离,还制造脱离我国的文献,硬说隋书上的琉球是台湾。时至今日,侵略者已自食其果,但无条件投降不过一年,竟野心复萌,居然声言索回琉球,移民台湾。为此特出《琉球史专号》,吁请国人警惕。”

面对美国军事占领琉球和对日和会即将召开,中国军政界、知识界频繁发声。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聚集了一批著名的地理学家,如胡焕庸、张其昀、沙学浚、李旭旦等,他们都倾向于将琉球归入中国版图。1947年9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张其昀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发表的论文《对日和约中之琉球问题》,“琉球群岛之军事价值胜于经济价值”,战后美国将琉球作为军事基地,驻扎重兵,“主张该群岛永久属于美国”。关于琉球的处置,建议:“我们希望同盟国能支持中国对于收回失地的正当要求”,至于琉球的军事形势,“在顾全中国主权的原则下,供国际军队的使用。”

国民政府也展开研议。1947年9月,外交部邀请一批党政高级官员、专家学者,就对日和约的草案召开3次座谈会。关于琉球归属的讨论,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地理学家张其昀、胡焕庸等人,从国防安全和中国复兴的角度,主张琉球应该归属中国。万灿、王芸生等人则认为,要琉球归还中国似不合法,可主张由中国托管,成为一个缓冲地带。还有专家、学者主张由联合国托管。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