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美国西部的得克萨斯州第一大城市休斯敦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9人受伤。24日晚,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发生枪击事件,8人受伤。而在此前的23日,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发生枪击案,截至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在美国,涉枪案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骚乱越来越常见,天天有枪击,月月有抗议。枪击暴力频发,折射了当前美国社会的三大痼疾:枪支泛滥无药可医、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政治两极分化前所未有。
9月26日上午,美国西部的得克萨斯州第一大城市休斯敦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9人受伤。24日晚,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发生枪击事件,8人受伤。而在此前的23日,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发生枪击案,截至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在美国,涉枪案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骚乱越来越常见,天天有枪击,月月有抗议。枪击暴力频发,折射了当前美国社会的三大痼疾:枪支泛滥无药可医、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政治两极分化前所未有。
一直以来,美国不断发生各种枪击事件,造成各种悲剧。往往是西边响了枪声,东边来个“遥相呼应”,然后恶性枪击事件继续蔓延至整个国土。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几乎每一次枪击事件都会引起民众的强烈抗议,甚至引发社会骚乱。
9月23日和24日,美国华盛顿州伯灵顿、巴尔的摩市相继发生枪击事件,引起美国民众,尤其是黑人民众对自身安全的强烈担忧。
不到一周前,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一名13岁黑人少年被警察枪杀,直接导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连续爆发黑人示威活动。
9月23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抗议者手举标语参加示威游行。当晚,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夏洛特市中心,连续第四晚抗议警察开枪射杀黑人男子的事件。 新华社记者 陆佳飞 摄
相关数据显示,黑人仅占美国人口的13%,但异常悲催地占到被警察枪杀者的四成。为此,大量美国民众近日发起“黑人的命很重要”运动,抗议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对黑人这种赤裸裸的不公平。
其实,夏洛特市也好,哥伦布市也罢,被枪杀的黑人男子只是全美成千上万无辜丧命于过度执法的平民中的“张三”和“李四”。单拿2015年来说,美国全年有986名手无寸铁的平民死于警察枪下,如果要给这些亡魂在地图上做个标记的话,那么全美50个州中,只有远在东北一隅、最小的罗得岛州没有被“光顾”。
月月有枪击,月月有抗议,可以说是当前美国社会最现实的写照,以至于大家看到美国枪击新闻时都有种疲劳感,因为出现的频次实在太高了!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发生如此多枪击悲剧,既有其现实因素,也有其历史因素。
现实的情况是,美国人买枪特容易,不仅买买买,而且买的超多,给自己收藏的同时,还当礼物送给没有断奶的小孩子。
在美国宪法下,人人都有拥枪的权利;你若问美国人为什么要拥枪,他会很快告诉你,是为了自卫;有些人会说,是要用来打猎。在美国,只要你纪录清白,没有犯过罪,都可以轻易买到枪。幼童还会从亲友处收到枪支作为生日礼物。
由美国两大高等学府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美大约一半的枪支集中掌握在3%的持枪成年人手中。
按报告的说法,现阶段美国共有大约5500万“枪民”,将近一半的人持有一到两支枪;在所有的持枪者中,770万人是“超级枪民”,拥有的枪支数量从8支到140支不等,平均每人拥有17支枪。
另据报道,美国民间存枪超过3亿支,为世界上个人拥有最多枪的国家。简而言之,现在的美国,不仅枪支遍地,而且巨量的枪支集中在一大波狂热分子手中,致使控枪困难重重。
有学者指出,控枪的艰难与无力反映出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枪文化。而这种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可以说,整个美国史就是一部枪支史。当白人第一天踏入美国国土,枪就被用于对付印第安人,一直到后期的各种战争,枪都是美国国土上最显著的特征。对于当时生活在美洲殖民地的白人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比自己手中的枪支弹药和战斧更可靠。
此外,在北美大陆,打猎从一开始就已经成为一种谋生手段,枪支就成为猎杀野兽、维持生计的重要工具。在长期依靠枪支对抗恶劣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枪支对于北美人民的意义逐渐深化,不知不觉中枪支在民族的文化基因上打上了清晰的烙印。而这正是美国枪支文化长盛不衰的基础。
资料显示,美国枪支泛滥祸害多多。每年死于枪杀的平民数以万计,超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年均死亡人数的总和;被刺客枪杀的美国总统先后有4位,还有4位总统遭刺客枪击,但幸免于难。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还是因为美国三大痼疾一直挥之不去。
首先,在美国,碍于金钱政治,枪支泛滥无药可医,控枪比控烟还难。枪文化背后有着早已形成产业链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背后则是那些不知有着多少幕后交易的国会议员。众所周知,美国步枪协会等强大的枪权游说团体在美国控枪议题上拥有强大影响力。
其次,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基本上最惨的受害者多为底层黑人,打死人的白人警察往往“逍遥法外”,无论再怎么包容,这种种族歧视,在马丁路德金死了这么多年之后,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是9月23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拍摄的抗议活动现场。当晚,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夏洛特市中心,连续第四晚抗议警察开枪射杀黑人男子的事件。 新华社记者 陆佳飞 摄
弗格森事件中受害人布朗的母亲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非洲裔美国人可能因为在街上卖香烟或挥舞一支玩具枪而被射杀,“我们被教导要和平,但和平没有降临”。
最后,政治两极分化前所未有,所谓的“民主”成禁枪拦路虎。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运行两百多年的美国政治体系已出现“机能性障碍”:立法和司法部门对行政部门影响力加大,导致行政成本高企且效率低下;利益集团、游说团体影响力加大,扭曲了民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
有分析人士感慨,美国人信奉“宪法恒久远,一部永流传”,其宪法主文包括权利法案200多年来一字不动!因为持枪权是宪法明文的权利,是最重要的人权之一。撼山易撼宪法权难,末年奥巴马总统徒呼奈何,老希或老普也难有作为,“枪患恒久远”恐怕仍将是难以改变的现实。
文章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和环球网。
责任编辑:范天德(QN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