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在7月16日土耳其政变发生的前几小时,总统埃尔多安已接收到俄罗斯给出的关于政变的情报。这次失败的政变被埃尔多安称为“上帝赐予的礼物”,正在进行的“大清洗”是否是他将计就计排除异己、使土耳其伊斯兰化的一个计谋呢?
最新消息显示,在7月16日土耳其政变发生的前几小时,总统埃尔多安已接收到俄罗斯给出的关于政变的情报。这次失败的政变被埃尔多安称为“上帝赐予的礼物”,正在进行的“大清洗”是否是他将计就计排除异己、使土耳其伊斯兰化的一个计谋呢?
政变未遂,为何被埃尔多安视为“上帝赐予的礼物”?据悉,在土耳其政变发生几小时前,俄军方截获土耳其军队可能发生政变的消息,包括士兵乘坐直升机在埃尔多安度假地点进行刺杀行动。随即俄方将该消息透露给土耳其国家情报署(MIT)。
埃尔多安在政变失败后,声称要让参与者付出“惨重的代价”,随后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目前已有4.5万人受到到严惩,7543人已经因涉嫌参与未遂政变被拘留或逮捕,包括100名警察、6038名军人、755名法官和检察官以及650名平民。另外,2700余名司法界人员、超过一万名财政部、内政部人员被停职等待审查。肃清运动甚至蔓延到教育领域,22000多名大学院长和教师受到牵连。目前清理运动仍在继续,波及范围还在扩展。
土耳其学界对清洗进行了反抗,他们于7月19日在iPetitions网站发起签名请愿活动,在该网站的“政治与政府情愿”版块发布了《谴责土耳其学术机构清洗的一封公开信》并号召人们签名以支持。
西方国家领导人告诫埃尔多安政府必须依法处理政变事件,但同时“敲打”土耳其,让其注意尺度。美国国务卿克里支持把政变者绳之以法,但是“我们告诫(土耳其政府),不要走得太远”。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言人说,士兵投降后遭到报复的画面“令人生厌”。他同时警告土方,若恢复死刑,“意味着(土耳其)寻求成为欧盟成员的谈判终结”。
而土耳其强硬回应,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依照宪法,紧急状态这一特殊条例赋予政府颁布和终止法令的权利。总统新闻办公室表示,紧急状态下国会通过的决议,即使是全国最高的法院——宪法法院也不能推翻它。
土耳其同时宣布,在国家紧急状态期间暂停执行欧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公约第13条议定书要求成员国完全废除死刑。2004年,土耳其为加入欧盟,已全面废除死刑,如今埃尔多安称将“为政变者恢复死刑”。
7月21日,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最高军事委员会原定于8月1日召开会议,现在可能会提前一周开始,以监督军队的重组,并称土耳其军队将尽快注入“新鲜血液”。
在伊斯兰世界,土耳其一度被认为是最世俗化的一个,这要归功于100年前凯末尔的全面改革。比如他规定政府人员必须着西服,妇女不得戴面纱,同时在语言文字上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等,奠定了土耳其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凯末尔也因此被尊为现代土耳其的“国父”。而军方成为土耳其世俗主义的坚定维护者,在1960年、1971年和1997年军方多次发动政变,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伊斯兰主义的抬头,军方必须捍卫世俗主义。
但100年过去了,土耳其出现了一个埃尔多安。2002年,埃尔多安赢得了土耳其大选,2003年他当上了总理,随后又变帽子戏法般地出任总统,一直执掌土耳其政权至今。
他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都会到清真寺做祷告。他虽然西装革履,但他的夫人和女儿在公开场合则必然佩戴着头巾。在他的推动下,土耳其修建了更多清真寺,并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各种限制,譬如,土耳其禁止空姐抹口红,规定晚上10点至上午6点之间禁止售酒、禁止在清真寺和学校附近的饭店卖酒、禁止酒类广告。
一方面,埃尔多安明显的伊斯兰主义倾向很快成了土耳其军方的眼中钉、肉中刺。另一方面,他多次以涉嫌政变为由对军方进行清洗,先后有数百名军官被投入监狱。由此看来,土耳其的这次政变并不意外。
然而政变的失败让军方人员遭到空前规模的清洗,似乎也意味着土耳其世俗化的堡垒正在崩塌,而埃尔多安代表的伊斯兰化的土耳其正在大踏步向前迈进。
善变只是埃尔多安的表象,谋求“中东之王”之梦是才是埃尔多安的根本追求。埃尔多安在新总统府项目上的铺张奢华,以及种种强化总统权力的行为,让不少批评者称其为“独裁者”。更有人声称,埃尔多安此举是为了复兴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荣耀。奥巴马曾亲热地赞美埃尔多安在中东地区显示出了“伟大的领导能力”。
2016年6月,政变发生的前一个月,土耳其上演外交大戏,总统埃尔多安在去年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的态度上“玩变脸”,出人意料地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道歉信。
同时土耳其重建与以色列的邦交关系,意图利用以色列丰富的油气资源,减少对外国能源产品的依赖。此外,土以不仅同为美国盟友,且在区域内可互为战略支撑。和以色列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土耳其充当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间的调解人,进一步提升土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土耳其怀疑此次政变有美国的支持,要求把政变策划者、曾经是埃尔多安盟友的居伦从美国引渡回国,但是美国迟迟未给出答案。美土关系正受到考验。而土耳其和美国为北约盟国,但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反恐目标存在错位,土将库尔德武装作为头号敌人,而美国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列为优先打击对象。因此,在库尔德问题上,土美两国龃龉不断。
因难民问题,土耳其曾与欧盟争得面红耳赤,仅土耳其公民赴欧免签问题就引起很大的外交风波。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在欧盟眼中,土耳其不过是欧洲和中东地区之间的“守门人”和缓冲带,并未将它视为“自己人”。英国脱欧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意愿。
此次政变事件暴露出,土耳其的不稳定程度超出预想。其结果是,土耳其作为与伊朗并列的非阿拉伯地区大国的影响力和信誉受到了打击。伊朗今后在与沙特和土耳其的关系中将处于政治优势,在叙利亚问题上也将转为攻势。而土耳其、沙特等逊尼派国家力量削弱,则中东地区不稳定化程度将加剧。
后记:
就如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90年代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中预言的: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西方的影响力正在下降,需正视西方文明具有独特性,并非普遍性;穆斯林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以及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价值。而现实世界中战火不断的中东、受恐袭影响的欧洲、枪声不断的美国,似乎都在印证着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预言正在成真,未来的世界又将如何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扆妍妍(QN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