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院允许“9·11”受害者起诉沙特

2016-05-19 04:0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美参院允许“9·11”受害者起诉沙特

4月21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脑会议期间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巴林国王哈马德交谈。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领导人21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首脑会议,就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局势和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议题进行磋商。新华社/路透

美国国会参议院17日一致通过一项法案,允许“9·11”事件受害者及其亲属起诉沙特政府并寻求赔偿。

知情者称,这项法案接下来有望在众议院审议通过,但奥巴马政府表示不惜动用否决权阻止法案生效。不少美国政要担心沙特抛售资产,影响美国经济利益。

总统否决权不一定管用

这项法案由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共同提交,拟允许美国本土恐袭受害者及其亲属通过美国法庭起诉涉嫌支持恐怖主义的外国政府。

美国参议院17日一致通过这项法案。接下来,这项法案将交由众议院审议。

据美国知名律师詹姆斯·克赖恩德勒预测,该法案在参众两院获得跨党派支持,预计在众议院通过并非难事。

奥巴马政府则重申对该法案的反对态度,表示将不惜动用否决权阻碍法案生效。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这项法案将改变长期以来执行的有关主权豁免的国际法……令美国利益在其他法庭体系中受到威胁。”

舒默预测,即使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否决这项法案,国会仍能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值得注意的是,参议院民主党人眼下普遍支持这项法案,并未与奥巴马站在同一立场。

沙特威胁抛售美元资产

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和传统盟友。一些美国政要担心,如果法案生效,将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麦凯恩把沙特形容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关键盟友”,认为这项法案会使双方“长期以来时有紧张压力”的关系进一步遭受打击。

沙特方面一直否认与“9·11”恐袭事件有关。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朱拜尔3月警告称,如果美国国会通过相关法案,沙特将抛售多至7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资产,以免它们遭美国法院冻结。

奥巴马政府随后“提醒”国会,一旦沙特采取这一措施,会危及美国经济。美国财政部16日透露,截至今年3月,沙特持有116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朱拜尔本月早些时候否认曾就这项法案向美国发出过威胁。朱拜尔表示,他的意思是如果这项法案获得通过,将打击投资者信心。

呼吁公开28页“机密文件”

这项法案的发起人之一舒默在17日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天,参议院发出洪亮而一致的声音,那就是恐袭受害者亲属理应能够向作恶者问责,哪怕这个作恶者是一个国家。”

另一名发起人科宁否认这项法案意在针对沙特,但暗示美国政府公开的“9·11”报告中尚未解密的28页内容或能证实沙特难辞其咎。

据了解,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对这次恐袭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最终形成了一份总计800多页的报告。然而,人们却发现在报告的尾部,有多达28页的内容却被当时的小布什政府列为机密。

“9·11”受害者及其亲属多次呼吁奥巴马政府公开这部分“机密文件”,以澄清“基地”组织是否曾获沙特资助。

据了解,袭击事件的19名劫机者中,15人为沙特人。因参与袭击被美方定罪的“第20名劫机者”扎卡里亚斯·穆萨维称,沙特王室中有人向“基地”组织提供支持。

延伸阅读  

本·拉登之后  “基地”势力犹存

5年前,美国海豹突击队潜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一处院落,击毙“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这被美国政府称作反恐战争的“重要胜利”。

5年后,全球反恐形势转变,“基地”组织虽然在声势上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盖过,但其影响力在南亚、中东、非洲依然存在,5年来仍时常策划恐袭,值得各国政府警惕、防备。

在亚洲低调隐匿

本·拉登被击毙后,经过“基地”组织内部磋商,出生于埃及开罗的外科医生艾曼·扎瓦希里接班。“基地”组织仍继续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活动,只是眼下,全球反恐聚焦“伊斯兰国”,扎瓦希里略显“低调”。

有分析人士说,扎瓦希里及其亲信属较“老派”的恐怖组织头目,在吸引眼球、招募人员方面虽比“伊斯兰国”落后,但手中掌控资源雄厚,仍堪称“基地”组织的“大脑”。

一些西方媒体称,扎瓦希里及其亲信可能卷入塔利班阵营中的权力斗争和派系冲突,目前正躲藏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

扎瓦希里最近一次发声是在2015年9月,拒绝承认由“基地”组织分裂而出的“伊斯兰国”。此前,扎瓦希里还通过录音发声称,正着眼在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南亚地区扩大势力范围,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地区相连,重建一个伊斯兰国家。

2015年至2016年间,“基地”组织认领了多起谋杀案,受害者是孟加拉国的一些博客作家和出版人。

在中东火中取栗

美国政府现阶段认定最活跃的“基地”组织分支是“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这一分支2009年1月由“基地”也门和沙特分支合并建立,现任头目卡西姆·拉伊米。

“基地”阿拉伯半岛分支2014年9月以来利用也门局势动荡乘机坐大,在也门南部控制多地,而其活动却不局限在域内,甚至将触角伸向欧美。

2012年11月,阿拉伯半岛分支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袭击美国领事馆,致使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森死亡。阿拉伯半岛分支还宣称策划了2015年1月法国巴黎《查理周刊》总部袭击事件。

“基地”在中东的另一分支“支持阵线”活跃在同样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这一组织2012年1月初现雏形,先是投靠“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分支,而后转而效忠“基地”组织。现任头目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麾下有7000至8000名武装人员。

“支持阵线”在叙利亚西北和西南部控制了一些城镇,不仅与叙政府军持续冲突,还与“伊斯兰国”争抢地盘。一些长期关注叙利亚的观察人士说,“支持阵线”、叙政府军和“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在非洲招兵买马

“基地”组织的马格里布分支活跃于北非、西非多国,其武装人员具有较强机动性和广阔的活动空间,分布于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国撒哈拉沙漠边缘管控薄弱地带,以及尼日利亚、布基纳法索、马里等萨赫勒地区国家。

观察人士说,“基地”马格里布分支已经在西北非编织了一张涉及毒品、走私的成熟网络,有较广的资金来源。同时,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少青壮年失业、待业,成为了“基地”组织的兵源。

“基地”马格里布分支2013年趁马里政府内乱,向马里南部发动攻势,攻占大批城镇。近年来,“基地”马格里布分支退向利比亚南部,并在科特迪瓦、马里、阿尔及利亚等国频频作案,包括绑架外国人等。

除在西、北非外,“基地”组织在东非的代理是“索马里青年党”。这一组织2010年宣誓效忠“基地”。2011年,索马里青年党武装人员撤出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但该组织仍对索马里和毗邻的肯尼亚多地构成威胁。美国国防部认为,索马里青年党现阶段在控制区内设有多个训练营地,训练的人员可能会发动“大规模恐袭”。(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