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仇恨的种子:1953年中情局颠覆伊朗政权始末(2)

2016-02-22 15:20 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播撒仇恨的种子:1953年中情局颠覆伊朗政权始末

街头革命

在得到巴列维的支持后,中情局加快了政变的步伐。8月15日深夜,伊朗国王卫队长纳西里带着政变军队冲进首相官邸,他宣读了国王的诏书,准备逮捕摩萨台,没想到却被已获得情报并早就埋伏在官邸内的亲摩萨台军队扣押。而此时“叛军首领”萨赫迪却当了缩头乌龟,他躲在中情局的安全屋里大气不敢喘,这样一来,中情局匆匆召集的伊军校官干部随之崩解。

摩萨台的支持者很快控制了首都,忠于摩萨台的部队和警察设置了路障,一支装甲部队也开进德黑兰,政变受挫。支持摩萨台的报纸宣称,“巴列维王朝从此结束了,国王逃到意大利避难”。

政变受挫让美国人相当沮丧。中情局驻德黑兰站绝望地向总部发出请示电:“是否继续‘阿贾克斯方案’?或者赶紧撤退?”中情局在经过一整天的研究后痛苦地回电表示:“行动已告失败,建议立即停止反对摩萨台首相的秘密行动。”但克米特并不认输,为挽救局势,他重新制定了计划。

8月17日,克米特再出资5万美元,收买一些伊朗人组织了一场游行,他们在游行中高呼人民党的口号,同时袭击老国王的陵墓和一些宗教设施。游行对市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使他们对摩萨台和人民党产生了恐惧。

8月19日清晨,在克米特的策划下,大量亲国王的民众挥舞着匕首、锄头和自行车链条,从四面八方涌向德黑兰市中心。克米特还召集人员在德黑兰街头大量散发诏书副本,指责摩萨台抗旨不遵,违反宪法,引领伊朗走向共产主义国家。一直藏身在美国大使馆内的萨赫迪指挥坦克占领了伊朗国家电台。随后,他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巴列维国王撤销摩萨台首相职务的消息传播开来,亲政府的军队立场动摇了。

100万美元买来30年仇恨

当天晚上,摩萨台逃出首相官邸,内阁大臣们都被抓了起来,德黑兰重新落到了国王支持者的手中。3天后,巴列维从意大利回到德黑兰,恢复了王位,摩萨台则被关进了监狱。

政变后,巴列维国王对美国感激涕零,为回报美国的恩情,他把伊朗40%的石油开采权让给了美国财团。巴列维还颁布为时3年的戒严令,强化对国家的统治,又新设立了被称为萨瓦克(SAVAK)的情报机关,请驻伊朗的中情局和美国军事代表团帮他巩固政权。伊朗政变只花费了100万美元,它被视为“中情局最大的一次成就”,被吹嘘得像美国举国大胜一般。美国人认为他们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方向。

在此后的26年里,巴列维一直是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伊朗成了美国在冷战中对付苏联的前沿阵地。

经济领域,伊朗同样成为美国的“大后方”。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伊朗坐拥大量油田,却让美国人赚个盆满钵满,而本国民众却仍然挣扎在贫困线边缘。伊朗民众对美国的憎恨日益加深,对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1979年1月,伊朗终于爆发伊斯兰革命,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开始掌权。巴列维逃亡美国,1980年7月27日病逝开罗,但伊朗对美国的仇恨却绵延30年,直到今天。

由4弯新月、1卷经书和1把宝剑组成的伊朗国徽

知悉中情局扶植巴列维黑幕的一代人已逐渐成长,并以今天的总统内贾德为代表,成为伊朗的最高执政者。而中情局在德黑兰街头所制造的那场混乱,现在反而回过头来纠缠着美国。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直言不讳地说:“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策划伊朗政变是出于战略考虑,但实际上适得其反。我完全理解为什么直到今天伊朗人仍然强烈反对美国。”

(本文主要参考:[美]韦纳著,杜默译《中情局罪与罚:CIA60年秘史存灰》、伊朗外交研究所编著;李玉琦译《巴列维王朝的兴衰——伊朗前情报总管的揭秘》)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  作者: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