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英欧现处于讨价还价阶段 未来关系或趋向平衡发展
英国“身在欧洲心不在”背后的考量
分析人士认为,英国疑欧倾向的背后有多重原因。作为岛国,英国长期奉行“光辉独立”,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
如果英国“离开”欧盟,经济上,英国的经贸安排将不必受制于欧盟,还可帮英国省去每年接近100亿英镑(约合144亿美元)的欧盟预算“摊派”费;但另一方面,英国有近一半的贸易进出口有赖欧盟,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与欧盟息息相关。
政治上,英国脱离欧盟后不必继续参与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无需继续向欧盟“让渡”主权和立法权,但同时英国将丧失参与欧盟内部事务决策的权利,英国的国际地位也将受到影响。
脱离欧盟还将使英国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移民政策,但欧盟其他成员国也有理由对当地的英国移民“区别对待”。此外,苏格兰地区一直有“亲欧”倾向,英国脱离欧盟或将激发新一轮苏格兰独立思潮。
说白了,英国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它想“搞特殊”!既要享受欧洲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也不愿牺牲一体化进程的政策灵活性和自主性。
现阶段关系微妙 未来或向平衡方向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目前英国和欧盟正处在非常微妙的讨价还价阶段。欧盟认识到了英国退欧可能带来的损失和风险,但欧盟又不能把所谓的风险缩得过大,否则可能会鼓励英国国内想要借欧盟改革进一步提高要价的人。对于英国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借着内部反对欧盟的声音,从欧盟拿到或保持之前一些比较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但同时又不能把要求提得过高,否则会引起欧盟内部的反对,导致和欧盟的谈判出现某种僵局。所以,最终要看看双方能妥协到什么程度。
根据现有的日程安排,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首日(18日)下午5点45分就将开始讨论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那么,同欧盟展开拉锯谈判的英国是否真心想离开欧盟呢?
崔洪建认为,现在很难说英国有一致的声音说离开或者不离开。在处理欧盟关系问题上,英国内部出现很大分歧,这也是为什么卡梅伦政府不得不把这个问题付诸全民公决的形式来解决。英国政府内部包括执政党内部、社会内部分歧越来越大,在这个基础上,英国政府提出和欧盟就改革问题进行谈判,来安抚国内一些强烈主张要退盟的人。
法国总理瓦尔斯日前指出,英国退出欧盟将意味着欧盟“不可逆转解体”的开始。崔洪建认为,从目前主流的政治声音来看,各方还是朝着能合则合的方向努力着。
崔洪建指出,最后结果还是看双方的意见,不同观点之间复杂的博弈过程。他本人表示乐观,因为双方的底牌都在不断地打出,至少欧盟的态度是相对灵活的。随着和欧盟谈判的展开,英国政府的立场也逐渐明确,主流声音和政治力量都希望朝向英国既能继续留在欧盟内部,欧盟和英国关系又能够形成某种平衡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