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首席大盗为何"退隐江湖":因对抗前雇主成阶下囚(3)

2016-02-01 14:20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情局首席大盗为何"退隐江湖":因对抗前雇主成阶下囚

对抗前雇主 终成阶下囚

1992年9月,格罗特给亚洲某国驻美大使连写了3封匿名信,爆料称:此前1年半,他参与了一次行动,给该国驻北欧某国使馆的电脑安装了窃听器。1993年初,获悉内情的中情局反间谍部门展开调查,试图找到发信人,负责国内安保的联邦调查局亦介入该案。格罗特数次被召唤到中情局总部接受质询,但拒绝接受测谎测试,因此被安排“行政休假”。

1996年10月,一纸除名通知摆到了格罗特的案头,没有遣散费,更没有养老金。几天后,心灰意冷的特工走进某国驻旧金山领事馆,呈上书信一封,称自己愿意用在中情局学到的东西帮该国培训安保人员,“特别是教他们怎样防止机密泄露”。这一举动是在光天化日下进行的——格罗特存心想让昔日雇主知晓,甚至把书信的副本发给了联邦调查局。

1998年暮春,负责此案的特工邀格罗特前往华盛顿,说希望他和有关部门“谈谈退休待遇”。如约而至的格罗特走进联邦调查局大楼的会议厅,大门在身后轰然关闭,一名司法部官员对他板起脸:“我们不用谈了,检察官已决定对你提起公诉。”

其实,早在格罗特被捕前几天,华盛顿的联邦大陪审团已收到密封的起诉书。这份诉状称,格罗特蓄意传播危及国家安全的密码情报,涉嫌间谍罪;另一项指控是勒索罪,因为他曾威胁中情局:如果不出50万美元封口费,将把“你们的活动方式告诉外国政府”。

眼看审判日临近,检察官向格罗特提出辩诉交易:承认较轻的勒索罪,换取政府撤销对间谍罪的指控。“我别无选择。”格罗特回忆,“如不接受协议,我将面临至少40年监禁。”1998年9月25日,这名无数次从外国使领馆全身而退的大盗当庭认罪,被判处5年徒刑。

在铁窗中,道格拉斯·格罗特迎来了特工生涯的终点。2002年提前获释后,他用全部积蓄在美国南部买下一座农场,和妻儿寄情于田园之乐,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据他的少数亲友透露,尽管不复当年的犀利与狡黠,格罗特仍对那段危险而刺激的人生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中情局官方对格罗特的遭遇始终惜字如金。每当被问到,“秘密进入”行动小队如今是否继续活跃在世界各地时,该机构的回应永远是“无可奉告”。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  作者:史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