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仇”俄土:夹在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之间(4)

2016-01-11 13:49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世仇”俄土:夹在历史恩怨与现实利益之间

俄土实力的此消彼长

土耳其为什么突然击落俄罗斯战机,导致这次危机?或许近些年来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可以解释。俄罗斯正处于普京执政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不断下跌。2014年年底,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俄遭遇欧盟和美国的经济制裁,这更使得其经济雪上加霜。

土耳其则相反。以欧洲国家的标准出发,土耳其的经济基础并不算好,但“二战”后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让其获得了经济发展空间。2009年,土耳其的经济增长高达9.2%,2011年高达8.6%,目前土耳其是世界第18大经济体,也是20国集团成员,并一直谋求加入欧盟(其已是欧盟海关同盟成员)。

和沙特等国相比,土耳其没有石油等能源,这反而让其立足于扎实的制造业。许多世界500强公司,特别是那些以服装、玩具为主的企业,将他们的加工生产线设置在土耳其。人们在从耐克运动鞋到H&M服装上,很容易找到“Made in Turkey”的标牌。2006年时土耳其服装出口值139.8亿美元,超过欧盟国家(106.7亿美元)的总和。

土耳其不光能生产运动鞋,从工业和高端制造领域来说,土耳其的Vestel电子为欧洲最大电视制造商,2007年占欧洲市场的21%。

土耳其还拥有欧洲第6大汽车工业,是世界第15大汽车制造国。造船业和建筑承包业也居世界前列。前者仅次于中国、韩国和日本,后者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国防工业也很发达,可以自行生产许多达到北约主流标准的装备,包括本次击落Su24战机的F16战机。

从工业、科技等综合国力来看,土耳其无疑是伊斯兰世界的第一强国,目前其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一些国家将土耳其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美国中情局甚至将其列为发达国家。

虽然土耳其还不能说是一个发达工业国,经济基础也不坚实,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但从综合国力来说,土耳其至少已经是一个区域强国了,无疑助长了其在地区当中寻求更大话语权的雄心,在这种情况下,与“世仇”俄罗斯的冲突也不再不可想象。

俄土并非天然敌对

然而,土耳其虽然和俄罗斯拥有极为复杂的历史关系,但并不能说双方就是天然的敌国。事实上,在击落战机危机之前,俄土之间的经贸和政治关系并不差。克林姆林宫还将土耳其视为一个战略伙伴。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土耳其意味着价廉物美的度假海滩,意味着蔬菜与水果(土耳其是世界最大的黄瓜、西瓜、樱桃、无花果出产国之一)。复兴资本(Renaissance Capital)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土耳其共出口价值60亿美元的商品到俄罗斯,占其总出口额的4%。2014年有将近450万俄罗斯人到土耳其旅游。特别是自乌克兰危机遭遇西方制裁以后,俄罗斯的超级市场已经缺少了来自德国、波兰和乌克兰的农产品,这不免让俄罗斯主妇更加依赖进口自土耳其的商品。但现在,俄罗斯的超市不得不草草遮挡和涂抹货架上的土耳其国旗,即使没能完全遮挡住那“红底白新月”(土耳其国旗)。

对于土耳其来说,俄罗斯意味着石油与天然气,2014年土耳其共计从俄罗斯进口了价值约25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许多很可能是天然气—占其总进口额的10%,俄罗斯是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土耳其建筑公司还负责索契冬奥会的许多项目。

也就在一年前,普京还公开赞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是一个坚强的人”,因为后者在西方的对俄制裁浪潮中保持了“较为中立的态度”。而现在,俄罗斯国防部干脆指责埃尔多安的家人直接参与了同IS的石油交易。但埃尔多安反驳,俄罗斯没有权利在这个问题上“诽谤”土耳其。如果属实他就会辞职。

总的来说,目前双方都试图展示强硬。除了经济战,俄罗斯还切断了两国的旅游业往来。俄罗斯外交部在其网站上发布旅游预警,建议俄罗斯人不要赴土耳其,并建议那些身处土耳其旅游的俄罗斯人回国,“因为土耳其领土上的恐怖主义威胁继续存在”。俄罗斯联邦旅游局局长奥列格·萨福诺夫(oleg Safonov)表示,土耳其每年从俄罗斯人赴土旅游中获得约100亿美元的收入。他表示:“显然,土耳其肯定不会再获得这笔收入了。”俄罗斯体育部甚至下令,禁止俄罗斯俱乐部签约土耳其球员。

双方的经济学家都在发表一些给自己打气的观点。土耳其经济学家法塔玛·米立克(Fatma Melek)认为,对俄出口只占土耳其GDP的1%。而俄罗斯经济学家娜塔莉亚·奥洛娃(Natalia Orlova)则表示,俄土经济战只会让俄罗斯的消费通胀增加1.5%。

输气管道还在输送天然气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安卡拉和莫斯科的矛盾不会很快愈合。在叙利亚的地缘政治冲突抵消了过去的两国经济与政治合作。俄罗斯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而土耳其则支持反对派。过去几年,土耳其更乐意展现一种不同于西方乃至反西方的政策导向,包括和以色列产生矛盾。但现在,俄罗斯明白,土耳其的安全利益依然和北约保持一致。

不过,双方强硬之下,也不乏危机管理的措施。土耳其以高规格送还了俄罗斯飞行员的遗体。暂时也还没有出现针对双方平民的暴力行为。甚至,俄罗斯往土耳其的输气管道依然在输送天然气。

短期内,双方很难弥合外交分歧,俄罗斯要土耳其承认错误和道歉,土耳其则只能表示遗憾。考虑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俄罗斯绝不会贸然去进攻一个北约国家,而其他北约国家也不会希望土耳其过度挑战普京的底线,土耳其和俄罗斯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无疑,这两个有强烈民族主义传统的国家,与他们经常习惯于展示强硬的领导人,都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场合来展示这种强硬,无论是语言上,还是行动上。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