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一位“90后”德国青年的中国创业路:黄金水道,亦是人生航道

2025-10-13 21:09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一位“90后”德国青年的中国创业路:黄金水道,亦是人生航道

“我们选择常州,是因为它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亚太市场的最佳窗口。”2025年下半年,在长江下游南岸的常州国家高新区,一座崭新的工厂正在等待设备的进驻。这里是德国混合技术企业迈萨科(MIXACO)在亚太地区设立的首个生产基地,也是该公司首次在中国注册法人实体并启动本地化运营。

这家德企的中国公司负责人尼古拉斯,是一位“90后”,他从德国远道而来,负责该项目的筹建与推进。在尼古拉斯看来,企业将一颗重要的“棋子”落在常州,并非偶然。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常州正加速打造“新能源之都”,而迈萨科的混合设备,恰好补强了当地电池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而常州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所具备的物流优势与区位潜力,为这家外资企业构建了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更为高效直接的联络网。

“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高效的政府服务,让我们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尼古拉斯说。在空旷但即将投产的车间里,他指着未来将布满机器的厂房表示:“不久后,从这里生产的设备将发往泰国等亚洲国家。”

常州港虽不是出海大港,却是衔接长江“黄金水道”与上海国际枢纽港的关键节点。货物从常州港出发,最快28小时即可抵达上海外高桥港区,进而借助上海港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发往世界各地。这种高效的联动,使常州本地企业能够享受到“到达常州港即视同进入上海港”的便利。

仅用五年时间就建成的常泰跨江大桥,令尼古拉斯感慨“中国速度”。在他看来,这座桥不仅联结了常州与泰州,更与常州港协同,为企业铺设了一条“高效物流走廊”,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我们的德国同事已经迫不及待要来这里,看看我们在这里建设的成果。”他说,“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从混合技术到新能源战略,从长江水道到跨江大桥,从工厂车间到城市球场……尼古拉斯的故事,是无数在华外籍人士奋斗与融入的缩影,也是中国新发展理念与全球产业合作交汇的写照。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