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31日电 通讯|特殊一课,种下一粒种子
新华社记者蒋国鹏 白舸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禾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果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8月30日,周六上午,清脆整齐的读书声,从南非约翰内斯堡贝德福德维尤地区的一座宅院里传出。
8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孩子们聆听教师讲述抗战历史。新华社记者 蒋国鹏 摄
记者寻声步入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所在院落,通道两侧一个个图片展架映入眼帘——展出的60幅照片再现了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斗争,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那段历史。
“这是为孩子们准备的特殊一课,”基金会主席韩芳说,“要在他们心里播下热爱祖(籍)国的种子。”
8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孩子们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蒋国鹏 摄
目前约有300名学生在这所中文学校就读,大多数为出生于南非的“华二代”,也有少数“华三代”。学校主要在周末两天授课,课程包括中文、数学、美术、书法等。
上午11时,正值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们接到通知到中厅集合,原本静谧的小院瞬间热闹起来。
“孩子们,今天我们齐聚于此,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韩芳说。
“这些珍贵的照片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深重苦难、所展现出的惊人勇气和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选派到这所学校工作的杨秀英、黄博文、庄勇三位教师结合部分照片给孩子们讲述抗战历史。
这堂课,教师们讲得动情,孩子们听得认真。其间,韩芳还亲自为低年龄段孩子们当起了讲解员。
8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中文学校,教师庄勇给孩子们讲述抗战历史。 新华社记者 蒋国鹏 摄
10岁小学生陈宇梵学习中文已有五年,能够读懂大部分照片的说明。他说,要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并帮助周围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历史,大家一起维护世界和平。
16岁的刘毅涛小学三年级时随父母来到南非。他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抗日战争历史有所了解,平时也会同南非同学交流这段历史。他表示要奋发向上,为祖国贡献力量。
“作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传承文化,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开阔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韩芳说,“我们要教育他们,从历史中学会担当、学会珍惜,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