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在秘鲁古老大学里边建边讲

2023-03-06 07:34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在秘鲁古老大学里边建边讲

好的建筑就是传承,我们代表中国在这里建设精品工程。——雷强

雷强在集装箱“教室”里为大家讲课。

在南美古老的大学——国立圣马科斯大学内,一位头戴白色安全帽的“老师”正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屏幕上的图纸和画面对应着学校外面的工地现场。讲课人名叫雷强,是中铁建设派驻这所大学新建医学院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也是学校土木工程系的“特邀老师”。

一间集装箱,一块黑板,一台投影仪……雷强的“课堂”简单,但授课内容很不简单。新建医学院工程刚开工时,偶尔有学生来工程现场找雷强请教问题。随着工程主体结构一层层建起,找他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们路过时看到这个工程建得很快,现场还很整洁,你能教教我们吗?”就这样,雷强的“临时课堂”开始了定期授课。

“雷老师,在学校里建工程,如何解决施工场地小、人流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难点呢?”

36岁的雷强曾经在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工程中担任总工程师,该工程荣获2020-202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对于学生的提问,经验丰富的雷强拿出了准备好的“中国答案”——装配式建造。“搭积木”的装配式建造方式,代替工程外墙装饰和女儿墙的现浇设计,去除外架搭设环节,“不仅能有效应对校内教学活动频繁、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混凝土浇筑工期长、浇筑质量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绿色高效、节能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是秘鲁近年来推广的重点,但秘鲁统计局(INEI)的数据预测显示,到2024年,秘鲁的装配式建筑仅占其总建筑的10%至15%。能够实地看到、亲身摸到装配式建筑实体,还能与工程建设者面对面讨论交流,对土木系的学生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为了让医学院工程内部管线排布更加合理、美观,雷强带领团队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超前管控,最大限度地提高安装标高,不但增加了走廊净空,还在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前提下,提前2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标。当看到在BIM可视化软件的操作下,建筑实体模型与机电综合排布模型精准结合,管线排布方式及洞口预留位置的误差控制到两毫米内时,土木系大二的学生约书亚赞叹道:“中国人的智慧建造高效又精确。”在校生乔洛笑着说道:“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中国的建筑。”

国立圣马科斯大学成立于1551年5月12日,主校区“大学城”位于秘鲁首都利马,是秘鲁最受人尊敬的高等教育机构。国立圣马科斯大学新建医学院的前身是圣费尔南多医学院,开设于1901年,是秘鲁第一所医学院、国家一级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秘鲁利马医疗服务事业人才培养基地……一个个称谓,增添了这所高校的历史厚重感。

圣马科斯大学新建医学院工程总建筑面积12726.72平方米,内设实验室、教室、图书室、医护室,更有儿童住院区和产房、家庭社区护理室等完善的诊疗评估科室,建成后将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医疗技术等方面帮助利马医疗服务事业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随着在秘鲁工作时间的增加,雷强愈发感觉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在百年高校建百年精品工程,“好的建筑就是传承”,雷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作者: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袁鹏 杨钦然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