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点赞北京“双奥场馆”: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

2022-02-19 13:36 中国日报网

跨越14年,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作为重要的奥运遗产,三大赛区的场馆设施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外媒认为,北京冬奥会使用了多个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通过科学改造“华丽转身”成为冬奥场馆,新建场馆也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需求,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15日报道,2月4日,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多名奥林匹克运动员欢聚在北京“鸟巢”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使得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文章说,以往许多奥运场馆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也展示了华丽场面,但奥运会结束后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不过,北京打算在未来继续使用所有奥运场馆。

北京冬奥会使用了多个2008年奥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夏奥场馆变身冬奥场馆。而新建场馆也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需求。

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了开幕式,并定于2月20日举行闭幕式。2008年,这里举行了同样的开闭幕仪式,也举办过田径和足球比赛。奥运会结束后,该场地将用于更多的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

国家游泳中心完成了从“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华丽转身。该场馆将在闭幕式后成为一个多用途的体育场馆。在冬季用于冰壶和滑冰等冰上运动,在夏季将用于游泳、跳水和休闲水上公园。

国家速滑馆,也被称为“冰丝带”,是为2022年冬奥会而建的唯一一座地面体育场。奥运会结束后,这个场馆将用于冰球、花样滑冰和其他滑冰项目。

另一个建筑奇迹首钢滑雪大跳台则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成为专业体育比赛和训练场地。冬奥会结束后,该场地还将用于体育训练以及其他文化活动。

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以及首都体育馆等场馆,也将在冬奥会后成为体育比赛以及其他文化和娱乐相关活动的综合场地。

国际奥委会在其官网称赞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能够重复利用其许多标志性的体育场馆,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些场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冬季运动的发展,为大众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益处,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机会。

在9日的北京冬奥会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也为北京“双奥场馆”点赞,认为这种场馆利用模式,汇集了往届奥运会在可持续方面的优点。

她总结道,这种场馆利用模式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也为场馆长期运行提供了方案。

“所有冬奥场馆都有多种用途,可以办比赛、训练,也可以办文化活动,一些还可以冬夏两用。场馆功能针对不同人群、涵盖多种活动,我相信一定可以得到长期使用”。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