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国际最新研究:6600万年前大灭绝事件或增蛇类物种多样性

2021-09-15 15:47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国际最新研究:6600万年前大灭绝事件或增蛇类物种多样性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对地球生态及生物演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次大灭绝事件虽致地球上逾七成物种消失,但蛇类物种却“因祸得福”、不减反增。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演化研究论文称,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或许迅速丰富了蛇物种的多样性。

该论文指,虽然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约76%的物种消失,但一些脊椎动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后来反而增加了。不过,此次大灭绝事件对蛇演化的影响一直不太明确。

为此,论文通讯作者英国巴斯大学尼古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凯瑟琳·克莱因(Catherine Klein)和他们的同事,通过整合115个未灭绝蛇类之间的演化关系、DNA的突变发生率以及已成为化石的和未灭绝的蛇类地理分布等数据,重建了蛇的演化历史。他们发现,虽然只有6个蛇类谱系在大灭绝事件中活了下来,但蛇物种的多样性在大灭绝事件发生时期出现了增加。他们还发现,蛇的体形和大小的范围在大灭绝事件后有所扩大,还包括非洲巨蟒和泰坦巨蟒的演化。

论文作者表示,6600万年前大灭绝事件发生时,包括源于亚洲的蟒蛇和蝰蛇在内的蛇类,以及现今拟珊瑚蛇、细盲蛇、盲蛇在内的蛇类都发生了演化。

他们总结认为,蛇无需频繁摄食的能力加上大灭绝后天敌和捕食者的灭绝,或许是让蛇得以幸存和物种逐渐丰富起来的原因。(完)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作者:孙自法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