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欧洲国家如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2019-04-27 07:03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欧洲国家如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欧洲各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信任和参与不断升温。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 ,包括意大利、瑞士、希腊、匈牙利、葡萄牙等数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外,欧盟以及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也派出领导人委托的高级代表与会。

欧洲国家是如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就此,北青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利华和塞尔维亚国际问题研究学者伊凡娜·拉德杰维克。

对话首脑

“中国有着非常美好的未来”

4月23日至30日,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率金融和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除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还同时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访问期间,两国将就“一带一路”倡议签署有关在第三方市场合作谅解备忘录。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瑞士第二次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却是首次与中国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为什么瑞士选择此时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日前,在瑞士大使馆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瑞士之所以看重中国,是觉得中国有着非常美好的未来,所以愿意投入资产。

北青报:来华这几天,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毛雷尔:来华期间,我们受到了各方热情款待。我觉得瑞士人民和中国人民都比较谦逊,十分勤奋,非常注重创新和创造性,而且两国人民都非常善于从长计议。

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从上次访华之后到现在,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进步。我在访问中看到了IT行业很多有经验、有闯劲的年轻人,这让我有一个感觉,硅谷不是在美国而是在中国。

北青报:从地理位置来说,瑞士并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何想要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朋友圈”?

毛雷尔:我们觉得,“一带一路”倡议是这个世纪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我们也都知道,要想让自己的经济有所增长,就需要进行这样的投资。

我们也注意到,“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服务于某个国家,而是服务于全人类。正因如此,瑞士非常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一带一路”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自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触,就是我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不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而是为了下一代人和下下一代人。

北青报:对于中瑞在“一带一路”领域的合作,有哪些期望?

毛雷尔:我们希望把我们瑞士的经验、专业技能、资金和我们认真做事的精神融入进去。

周一我们要与中方一起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备忘录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共同制定我们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的规则。我们希望瑞士企业家在第三方市场参与相关项目的时候,所得到的待遇与中方企业是一样的。

与此同时,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现在运转良好,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拓展合作领域,不仅包括货物往来,还包括服务业。

我想强调的是,瑞士之所以看重中国,是觉得中国有着非常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愿意投入资产。

北青报:华为有没有参与瑞士5G建设的可能性?

毛雷尔:就瑞士而言,我们不反对华为参与瑞士有关5G网络建设。事实上,华为已经参与过了瑞士移动通讯网络的建设。

北青报:此次访华还期望与中国在哪些方面达成合作?

毛雷尔:这次中国之行除了要进一步维护我们与中国各方的关系,也非常有幸能够在中国和合作伙伴签署一系列协议,包括保险业、金融业的合作等。之前几天,我们也同中方人士就双方在保险、金融领域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沟通,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我们也有意愿与中方在创新领域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大家都知道,在世界范围内,瑞士是最具创新性的国家,我们非常愿意把瑞士创新的潜力和中国创新的潜力结合起来。

丝路延伸

捷克总统泽曼:捷中将开第五条直航

赴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捷克总统泽曼,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非常珍惜捷中已经达成的成就。捷克期待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为连接欧中的交通枢纽和金融中心。

泽曼说,双方在航空领域的合作尤其令人满意。目前,捷克和中国已开通四条直飞航线,旺季时每周运营20多班次航班,成为连接两国的繁忙“空中走廊”。“可以说,现在捷克已经成为连接欧中的航空枢纽。”

“在开通捷中第四条直航时,我曾问他们是否满载。他们说这些航班爆满,而且是双向爆满。对此,我们非常高兴。”泽曼透露,“我们还将开设第五条航线。而且中国到捷克的游客人次,去年同比提高了30%。”

泽曼对于两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也赞赏有加。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对于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透露,此次访华他还和中信集团、中国银行负责人举行了会谈。目前,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已相继在布拉格设立分行。对此,泽曼说:“捷克希望成为中国银行业在欧洲金融服务的一个中心。”泽曼同时表示,期待看到更多的中国企业到捷克投资,欢迎中信、华为等企业加大对捷投资力度。

北京青年报记者25日在捷克驻中国大使馆参加了中捷建交70周年庆祝活动。在活动现场,北青报记者采访了陪同捷克总统泽曼访华的捷克工贸部部长诺瓦科娃。

诺娃科娃认为,中捷在经贸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在捷中贸易方面,捷克一直以出口工业产品为主。希望未来能对华出口数字化、自动化等高附加值产品。”他说,捷克可以作为中国公司进入中东欧市场的一个通道。

学者建言

“根据各国国情寻找利益对接点”

北青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得到了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其中就包括20多个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如何看待“一带一路”?

张利华:今年4月初,我前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参加了一个关于欧盟-中国经济外交的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了演讲。我感觉荷兰从学者到政府,都非常重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到今年4月,格罗宁根大学共举办过三次涉及“一带一路”的研讨会。荷兰的鹿特丹也是中欧班列在欧洲大陆的一个终点站,所以他们对此很重视。

荷兰的智库学者告诉我,荷兰希望在倡议下,拓展与中国合作的领域,如环保、新能源、养老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他们希望“一带一路”项目不仅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向全方位、多领域拓展。

挪威希望产品能大量出口中国

北青报:就您观察,除了荷兰,其他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是什么态度?

张利华:在荷兰研讨会后,我还去了挪威奥斯陆的一家研究所,做了题目为《“一带一路”在中东欧的进展》的报告。与会的挪威学者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一带一路”倡议竟然在中东欧实施了这么多项目,他们希望挪威的产品也能大量向中国出口。

另外,我指导的一个研究生查找了英国六个著名的、世界排名靠前的智库自2014年至今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和报告,发现2013年、2014年是0篇,2015年是10篇,2016年7篇,2017年14篇,2018年24篇,2019年前三个月就有9篇,共计64篇,2015年以后呈明显上升趋势。

英国一家非常著名的智库专门承担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课题,出版了研究报告集。英国智库专家期望英国能够在金融投资、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并在“蓝色经济”“绿色金融”等领域探索与中国的合作。

我们还查找了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7个德国著名智库网站关于“一带一路”的文献,共找到了20篇文章。文献数量自2015年以后也呈上升趋势。可见,西欧国家的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比较关注的。

希腊也值得一提。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在希腊有很多合作项目。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运营的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最快的区域,“16+1”在“一带一路”倡议后取得了突出成就。

瑞士金融管理经验优势明显

北青报:最近,两个欧洲国家意大利和卢森堡都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瑞士也积极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国家中率先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您怎么看?

张利华:意大利的经贸和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实力,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近年来意大利虽然经济有所复苏,但一直疲软,所以和中国展开经贸合作是意大利的迫切需求。

瑞士是欧洲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瑞士和卢森堡在金融领域有自己的优势,瑞士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愿与中国在金融领域加强合作,分享瑞士在金融领域的管理经验。

中企要在所在国彰显企业责任

北青报: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您有什么建议?

张利华:在欧洲国家开展“一带一路”项目,首先要根据各国的国情和状况寻找共同利益和对接点,一定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国家的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比如德国是中国全方位的合作伙伴,中德可以在科技含量高的领域进行合作。北欧国家也有很多优质工业产品,挪威的海上石油钻井、特殊造船业、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产业就很先进,可以与其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每个国家的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对方的需求寻找合适的对接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要按照市场规律投资承包工程项目,企业经营运作要考虑利润。比如欧盟的基础设施项目标准很高,如果不考虑环保等要求,后期追加投资可能会很大。

此外,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和长久保障,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做一些彰显企业责任的事情。最后,要透彻研究项目所在国的法律,如果是在欧盟国家投资承包项目,不仅要透彻地研究欧盟的法律,还要透彻地研究所在国的法律,还有环保方面的标准,这都是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来投资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

北青报:我注意到,你的头衔也和“一带一路”有关,你供职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一带一路”哪些议题?

伊凡娜: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是东南欧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成立于1949年。研究所目前是塞尔维亚以及前南斯拉夫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这里也是外交官的“摇篮”。我供职的这个机构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问题,这里也有很资深的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也是我的前辈。

说到我自己,事实上,我的硕士研究领域是欧盟法律,但自从我2011年第一次来中国,我就开始对中国问题感兴趣。来过中国后,我决定我的博士研究议题为“全球安全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成立了“一带一路”地区研究中心,从那时,我开始担任这个中心的主任。我供职的机构和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也定期举行一些会议。我们还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一些项目研究,比如匈塞铁路。

匈塞铁路

塞尔维亚段2023年完工

北青报: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表示,匈塞铁路是中塞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能否介绍一下这条铁路?

伊凡娜: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之间原本有一条铁路,长350公里,但是运行速度很慢,单程需要约10个小时。“匈塞铁路”是对原本铁路的改造升级,对两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据我了解,中国公司参与的塞尔维亚路段铁路施工正在顺利开展,但是因为布达佩斯是欧盟成员国,所以建设要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预计2023年可以完工。也就是说,这一铁路完工还要等上四年。是不是听起来不太合理?我听说,中国公司用19天就能完成37层楼的建设。

旅游景点增加中文标识

北青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了,你有什么观察?

伊凡娜:首先,这项倡议如今已然成为一项全球性倡议,而且这项倡议拥有很多的支持者;其次,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第一阶段建设已经完成,第一阶段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能源项目的投资。我认为,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除了基础设施和能源,可以关注一下其他领域。比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合作有旅游、农业、数字经济等。当然这也取决于相关国家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北青报:“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塞两国带来了什么?

伊凡娜:2009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两国签署了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塞尔维亚是欧洲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互免普通人员签证的国家。同时,我们也很感谢中国对塞尔维亚一直以来的支持。

北青报:中塞签署互免签证协议后,给塞尔维亚带来了什么变化?

伊凡娜: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人前往中国旅游,前往塞尔维亚的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两国签署互免签证协议后,中国前往塞尔维亚旅游的人数增长了数倍,以前你去塞尔维亚旅游,一些提醒标识是用塞尔维亚语和英语标注,现在有些地方也增加了中文标识。

此外,这个协议签署后,也增加了中国前往塞尔维亚投资的可能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前往塞尔维亚投资和开展合作。今年3月,一家叫作山东玲珑轮胎的中国企业在塞建设的工厂开始动工,这家企业还要雇佣1000多名当地工人。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董鑫 赵萌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