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志豪)安理会举行第二轮意向性投票 葡萄牙前总理继续领跑
联合国安理会5日对角逐下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1名候选人举行第二轮意向性投票,但未公布投票结果。多名候选人私下透露,这次投票结果至关重要,将促使他们决定是否继续参与角逐。
与今年7月举行的第一轮意向性投票结果一致,葡萄牙前总理、前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得票继续领先。
法新社报道援引外交消息指出,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了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11个国家选择“鼓励”,投票“不鼓励”和“没意见”分别有两个国家。这一结果稍差于他在第一轮投票时的成绩,当时他曾是唯一一名没有获得“不鼓励”票的候选人。
另外两位排名靠前的候选人,分别是塞尔维亚前外长武克·耶雷米奇和阿根廷外长苏珊娜·马尔科拉,在第一轮意向性投票中排名第二的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此次排名第四,排在第五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马来西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拉姆兰·宾·易卜拉欣对媒体说,安理会当天举行了第二轮意向性投票,11名候选人将从各自的提名国家获悉自己的得票情况。安理会告知了联大主席已举行第二轮投票,但未告知其投票结果。
随着克罗地亚前外长普希奇4日宣布退选,目前共有11位候选人角逐下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
根据《联合国宪章》,秘书长必须首先由安理会推荐,然后由联合国大会任命。在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候选人要得到全部5个常任理事国和至少4个非常任理事国的支持才能当选,因此安理会在秘书长的遴选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而5个常任理事国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克罗地亚女候选人宣布退出 多数候选人来自东欧国家
克罗地亚前第一副总理兼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部长韦斯娜·普希奇4日宣布退出角逐。她在一封信中说,“联合国安理会的第一轮意向性投票结果表明,我在遴选过程中不占优势”,因此决定退出。据了解,她在第一轮投票中得到11张“不鼓励”票,排名垫底。随着普希奇的退出,眼下仍有11名候选人,其中7人来自东欧国家。
在上次、即2006年秘书长遴选过程中,安理会通过闭门磋商和4轮意向性投票确定人选后,正式提名时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任秘书长。联大随后以决议形式正式任命。潘基文的任期将于今年底届满,有关推荐候选人、遴选新任秘书长的活动去年底开始逐步展开。
联合国今年上半年组织秘书长候选人接受会员国公开面试。这是联合国成立70余年来头一回。安理会将在10月底前提名最终的秘书长候选人,推荐给联合国大会,由联大以决议形式正式任命。
依照按地区轮换的不成文惯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继任者应该来自东欧国家,而东欧国家还从未出过联合国秘书长。此外,由于历任8位秘书长均为男性,安理会成员也面临推荐首名女性人选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