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打开手机的人们被这一条新闻刷屏:7月14日晚,法国尼斯一辆卡车冲入人群,司机冲出2公里的距离并持枪射击,致80多人遇难,司机被当场枪毙,奥朗德将此事件定性为恐袭。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法国?它究竟怎么了?
恐怖一幕:受害者“向保龄球瓶一样到处飞”
当地时间14日晚11时左右,当数百人聚集在法国尼斯的海滨大道上观看法国国庆日烟花表演时,一辆白色的卡车冲进了人群。有媒体记者称他看到受害者“向保龄球瓶一样到处飞”,那种“刺耳的响声和哭叫声”他永远不会忘记。还有媒体表示,卡车中还载有手榴弹等武器。卡车司机曾经向人群扫射。
此次袭击目前已经造成84人死亡。已经确认有两名中国公民在袭击中受伤。法国警方宣布肇事卡车中发现了一名31岁突尼斯裔法国男性的身份证明,被确认为卡车司机的证件。
法国为什么总发生恐袭事件?
查理周刊的恐袭事件、巴黎市中心的连环枪击事件在人们记忆还未被抹去,尼斯的卡车袭击事件再次给人们一记重击,连续几次恐袭都发生在法国,不由让人思索是法国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屡屡成为恐怖袭击的靶子?
法国警方在埃菲尔铁塔下巡逻(资料图)
反恐情报系统协调不力 特种部队互相“踩脚”
法国议会2016年2月组建一个委员会,调查例次恐怖袭击事件,历经近6个月得出结论:由于情报系统“不给力”,使法国遭遇多起严重恐怖袭击。
调查委员会主席乔治·弗内什说:“我们的情报机构都不合格。所有袭击者都处于我们情报机构的监控之下,但是由于各情报部门之间协调不力,让他们脱离监控,大开杀戒。”
法国现有国家宪兵队行动小组以及搜寻、支援、干预、威慑特种部队和搜寻和干预特警队。每支特种部队都有自己的行动方式,知情人士称,没有比三支干预部队互相踩脚更糟糕的事情了。
巴黎剧院遇袭后,现场的军方士兵没有收到行动命令,而打算发起攻击的警察向士兵借用突击步枪却遭到拒绝,因为后者按照规定必须枪不离身。
“美国的全国反恐中心有1200名特工,而法国总统手下的(反恐)协调员手里只有8名特工”弗内什说。针对发现的问题,法国议会调查委员会曾提出40项改进建议,包括设立反恐总部,仿效美国在“911”袭击后建立全国反恐中心,在法国组建统一的反恐部门,由总理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