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英国庆祝女王90大寿,首相卡梅伦没有参加,而是忙着演讲试图说服民众放弃脱欧的念头。距离英国脱欧公投仅剩10天,一年来英国脱欧大戏似乎来了一个反转剧,近期民调显示支持脱欧派领先10%,而去年恰恰是留欧派领先10%。其实这并不是英国第一次脱欧公投,40年前,英国也有一场脱欧公投,最后的结果是留在欧盟。而这场以脱欧作为借口以期在欧盟获得更多特权的大戏中,卡相似乎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出结局。
留欧还是脱欧 哈姆雷特之问似乎已有定论
英国之所以举行公投,归根结底是因为卡梅伦在去年大选之前为了团结保守党做出了举行公投的政治承诺。他成功连任后,虽然通过谈判,英国得到了在欧盟所谓的“特殊地位”,但保守党内的反对势力并不买账。脱欧还是留欧,困扰民众的“哈姆雷特之问”答案似乎已初见端倪。
“脱欧派”猛打“移民牌”和“主权牌” 民调领先10%
近期《独立报》发表民调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受访者超出留欧派10个百分点,是该调查开展一年以来,脱欧派首次以双位数字领先。
“脱欧派”猛打“移民牌”和“主权牌”产生较大效果。所谓打“移民牌”就是渲染移民数量增加带来的后果,例如,移民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造成犯罪率升高,影响英国本地人的就业,等等。据统计,自欧盟2004年东扩以来,英国的净移民数量每年达到20万,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移民的人数从12年前占英国人口的2%增加到了目前的6.3%。
所谓打“主权牌”就是渲染英国让渡给欧盟的权力太多,以至于在控制移民规模、保护中小企业、加强边境安全等方面受人摆布,必须通过脱离欧盟来夺回主动权。
媒体在“脱欧”宣传上推波助澜。英国发行量大的报纸,如《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泰晤士报》等,都是有保守倾向的报纸,对欧盟一贯持“怀疑”态度。这些报纸经常大肆渲染移民的负面影响、欧盟“不民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民意。
英国公民在公投中的投票倾向最终要由“口袋中的英镑”来决定。因此,专家们指出,“留欧派”若要胜出,除了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党派分歧外,更要紧紧抓住经济话题不放,既强调“脱欧”给英国将带来的灾难,也要宣传欧洲一体化以及移民给英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带来的益处。
英国过去多次民调曾遇“滑铁卢”,民调专家现阶段也倾向审慎,称距离公投日尚有时间,部分人可能留待最后一刻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