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候选人梦碎电视辩论:尼克松因形象输给肯尼迪(3)

2016-03-30 13:58 人民网-环球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美国候选人梦碎电视辩论:尼克松因形象输给肯尼迪

配偶位置等都有讲究

电视辩论曾影响过许多选举的结果。例如在1976年,吉米·卡特在电视辩论后人气急升,最终险胜杰拉德·福特;2000年,戈尔则因为在几轮电视辩论中起伏不定的表现使他在有史以来最接近的一场竞选中败给了小布什。

东北大学新闻学教授施罗德指出,电视这种媒介可以将候选人的优点或缺点放大,让他们真正领教什么是“细节决定成败”。1992年,老布什在与阿肯色州州长比尔·克林顿和独立候选人罗斯·佩罗进行三方辩论时,不停地低头看手表。这种无聊和不耐烦的表现无意间强化了他在公众心中“淡漠的执政官”形象,失分不少;戈尔则在与布什辩论时大声叹气,显得颇为傲慢;在与奥巴马竞争时,麦凯恩在电视辩论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轻蔑地称呼奥巴马为“那个人”。曾在1980年以独立候选人身份与里根竞选总统的约翰·安德森指出,“媒体想把电视辩论变成政坛的职业拳击赛,他们希望看到候选人出错,彼此攻讦,甚至出阴招,这样他们就有了添油加醋的基础。”

因事关重大,每位候选人都对电视辩论十分重视,连场景设置都煞费苦心。小个子竞选者踩高凳已是公开的秘密。2004年小布什与克里竞选时,布什阵营提出辩论者不准在讲台后面活动的规则。克里身高1.93米,布什只有1.79米,如果允许手舞足蹈,克里就会“占据更大的空间优势”。现场观众席也有讲究,通常他们都坐在没有灯光的暗处,因为政客担心现场观众的反应会影响电视观众。但候选人配偶的位置则可以商量,199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鲍勃·多尔就坚持让妻子坐在他始终能看到的位置,因为她的任务是提醒他微笑。

那些能够驾驭镜头的候选人往往更为选民所青睐。1980年里根竞选总统时,曾在电视辩论中说过一句名言:“你们的日子比4年前好过了吗?”当时他用这句话来打击竞争对手卡特,暗示卡特任内美国经济滑坡。1984年里根竞选连任时,又重复了这句话,旨在为自己任期内美国经济的复苏邀功。施罗德说,“这句话已经进入美国政治词汇表,几乎每次竞选都会有候选人提到”。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