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没有祖国”:希特勒上台竟是华尔街的功劳(3)

2016-03-29 15:04 《都市·翻阅日历》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金钱没有祖国”:希特勒上台竟是华尔街的功劳


  希特勒与华尔街的亲密接触

  希特勒和华尔街并没有直接见面,而是通过那个叫西德尼·沃伯格的人来完成的。

  1929年,西德尼带着洛克菲勒的亲笔信来到德国,靠着慕尼黑市长的帮助见到了希特勒。西德尼告诉希特勒,由华尔街出钱帮助希特勒上台,条件是要实行进攻性的外交政策,给不听话的法国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时希特勒为了出头正需要钱,双方一拍即合,剩下的就是讨价还价了。

  希特勒狮子大开口,说只要给1亿马克,什么都答应。西德尼做不了主,只好把希特勒的报价转给华尔街的银行家们。1亿马克就是2400万美元,希特勒未免太贪心了,华尔街告诉西德尼,最多给希特勒1000万,要就接着谈,不要就拉倒。虽说降了一半,但希特勒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看来希特勒深谙讨价还价之道,要价高就算砍掉一半,自己还是赚。按照希特勒的要求,这笔钱不能直接打到德国的银行户头,而是转入了希特勒在荷兰的一个账号,接着分成数批支票寄到德国的10个城市。

  1930年,希特勒赢得了选举中的第一次胜利,取得107席,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这个胜利让希特勒离独裁统治又近了一步,于是他紧锣密鼓地想扩大外国资本对他的支持。1931年10月,希特勒给西德尼发了一封信,目标很明确,要钱!华尔街的银行家召开了另一次会议,以洛克菲勒为首的金融寡头们不顾自己的国家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决定继续帮助希特勒,并敦促希特勒尽快行动。

  西德尼再一次来到德国,与希特勒进行了第二次会面。希特勒给了西德尼两个选择,是暴力夺权,还是合法执政,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价码。暴力夺权需要5亿马克,合法执政便宜些,只要2亿。你们选哪个?相比于两年前的那次交易,这一次希特勒的开价高得更加离谱,华尔街难以接受,回电指示西德尼,只给希特勒1500万美元,不能再多了。他们让希特勒通过合法的途径上台执政,且必须对外隐匿资金来源,仍是采取上次的汇款方式,把款项分成三部分打入荷兰、意大利的银行。

  有了强大的竞选资金的支持,希特勒的纳粹党成功得到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席位,他本人也成为了德国总理。为了独裁,希特勒又和西德尼进行了第三次会谈。希特勒提出至少还需要1亿马克来完成最后的夺权行动,华尔街最终支付了5900万马克。就这样,本属于美国银行储户的数量巨大的金钱被送给了德国,而且没有任何抵押。

  然而,华尔街所做的一切,却是以美国的经济大衰退为代价的。在他们源源不断地把资金注入德国之时,自己的国家却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当纳粹德国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工厂建立起来的时候,美国人只能勉强维持着锈迹斑斑的生产车间。对于这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金融家们,拿破仑曾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惟一目的就是获利。”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  作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