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要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3)

2016-03-10 15:06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日本为何要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

由于事先双方已交换了联合声明草案,意见比较接近,因此短短5天中,整个建交谈判比较顺利。不过围绕日台关系和日本侵华赔款问题,双方展开一番唇枪舌战,成为整个谈判过程中比较敏感和棘手的问题。

1952年日台缔约,建立了所谓的“外交关系”。此后,日台关系一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障碍。因此我方提出的复交三原则中,最后一条便是“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并要求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中写上这条。但日方一再强调自身的处境和困难,请中方予以体谅和照顾。最后,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达成协议:日方在联合声明的前言中重申“充分理解”我复交三原则,在此前提下,我方同意在联合声明中不提日台条约,而由日方单方面作出声明。于是,29日联合声明签字后,大平外相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声明:作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结果,日台条约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宣告结束。至此,这一分歧得到圆满解决。

关于日本侵华赔款问题,早在田中访华之前,我方已向日方正式转告,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准备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并建议将此写入联合声明。我方之所以这样做,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出发,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赔款而加重负担。田中首相表示,中国把恩怨置之度外,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处理问题,日本应积极地评价中国的这一友好表示,并对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最后,在联合声明中载入:“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毛泽东:“你们吵架吵完了”

毛泽东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高超的指挥者。他在9月27日中日建交谈判出现严重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遇阻的关键时刻会见了田中一行。

田中和大平等在周恩来的带领下,来到毛泽东住处。刚一进门,毛泽东就说道:“你们吵架吵完了?”接着又说道,“不打不成交嘛!”田中首次领略到毛泽东的幽默、风趣,他惊叹毛泽东能够把重大的政治事件转换为轻松的话题。一小时的谈话,始终都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毛泽东先是开玩笑说:“我是个大官僚主义者,见你们都见得晚了。”然后又称赞大平的名字好,是“天下太平”,说得大平在一旁喜滋滋的。接着又问起会谈情况,并说道:“总要吵一些,天下没有不吵的。吵出结果来就不吵了嘛!”

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建交谈判,争论十分激烈,田中对谈判能否最后达成协议心里没底,毛泽东的这句“吵出结果来就不吵了”使他吃了定心丸。这清楚地表明一切都由毛泽东最后拍板,他为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开了“绿灯”。

毛泽东十分重视日方对侵华战争如何表态的问题,他问田中:“你们那个‘增添麻烦’的问题怎么解决的?”田中回答:“我们准备按照中国的习惯来改。”毛泽东进一步告诫说:“只说句‘添了麻烦’,年轻人也不会满意。在中国,这是把水溅到女孩子裙子上时说的话。”一句轻松的俏皮话,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在谈论了谈判中的关键问题之后,毛泽东开始海阔天空,古今中外,纵论天下。话题从中日两国的交往史,谈到两国政府间打交道解决两国关系;从日本天皇谈到中国唯一的天皇——唐朝第三代皇帝、武则天的丈夫高宗;从《四书》《五经》谈到家庭又谈到毛泽东的幼年时代。

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指着周围书架上的书说道:“你们看,我是中了书毒了,离不开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他又指着《楚辞集注》六卷说:“这套书是送给田中首相的礼物。”田中高兴地说:“多谢,多谢。您知识渊博,还这么用功,我不能再喊忙了,也要努力学习。”尽管田中一再谦让,毛泽东还是把他们送到门口,目送着田中一行离去。第二天,田中一行参观故宫。记者问大平,见到毛泽东有什么感想。大平说,毛主席有权威、民主,讲话很平易近人。

责任编辑:孙毓熹(QN0039)  作者: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