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的工作职责就是搜集事实信息,以供白宫、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的官员参考并制定国家安全政策。然而,在如今的战争年代,这个本该客观公正的无党派机构却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其矛头直指通过大选上任的美国总统。有时候这种对抗是公开的,与泄密无关;不少中情局的资深情报员退休后便开始以作家或名嘴的身份在国家媒体上抛头露面,抨击小布什政府。
“9·11”事件现场(资料图)
本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后院失火——美国人眼中的中情局》的作者罗文·斯卡伯勒曾在《华盛顿时报》 担任过二十多年的驻五角大楼记者。在该书中,他采访了众多当事人,披露了大量中情局的内幕,包括是谁让“9·11”阴谋论甚嚣尘上、中情局用什么手段不留把柄地把官员弄下台、中情局和美国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矛盾表现在哪里等等。
制造“9·11”阴谋论
2006年春天,美国国会议员皮特·胡克斯特拉因向小布什总统宣读了一封非同寻常的信而名声大噪,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胡克斯特拉这封长达4页印着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信头的私人信件,毫不客气地给小布什这位国家总司令打了一针预防针。这位国会议员提醒道,一个敌人正潜伏在我们周围,不是伊朗,不是朝鲜,也不是基地组织及其人数众多的极端分子。他写到的这个敌人,就在美国总统的眼皮底下:中央情报局(简称中情局)。
胡克斯特拉私下听辅佐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说,中情局那一帮人很可能正在与总统作对。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却无所作为呢?胡克斯特拉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明知中情局的人不肯协助总统的工作却无动于衷,”胡克斯特拉后来对我说,“于是我就向总统报告道,‘您的手下,也许并非都是忠臣’。”
同时,关于中情局的另一个幕后故事也浮出水面。这个幕后故事提到的并不是众多媒体报道过的中情局历史上犯下的两个重大错误———未能揭开“9·11”事件谋划过程的神秘面纱(这项工作已进行了五年),以及不实地向小布什总统报告伊拉克藏有大量化学武器且重新开始制造核武器。
这个罕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是这样的:2006年5月18日,胡克斯特拉在给小布什总统的一封信中提醒道,目前的分析及执行机构中,有一拨人蓄意妨碍了总统和他的反恐工作。“不论是公众,还是我个人,都对中情局的政治化问题思考已久。”胡克斯特拉对小布什总统说,“我认为,在鲍特·戈斯担任中情局局长之前,这种政治化的过程就在悄无声息地进行了。实际上,我一直都很担心,在中情局内部很可能有一派背景强大、实力雄厚的工作人员蓄意地暗中破坏着布什政府的统治及其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