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发布

2015-12-13 07:0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发布

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总统奥朗德(右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三)与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右四)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新华社记者 周磊摄

据新华社巴黎12月12日电(记者 唐志强 张晓茹)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当地时间12日下午向气候谈判各方提供了巴黎气候协议“最终案文”,期望该案文能获得各方认可,并在当天晚些时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

这份协议案文共有12页,列有29个大条目,其中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透明度、总体盘点等内容。除核心协议外,法比尤斯还提供了19页的大会决议案文,为巴黎协议的具体落实和相关细节做出安排。

气候协议“最终案文”显示,各方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需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作为目标,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2020年后,各国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

为解决各国“自主贡献”力度不足以实现控温目标等问题,从2020年后,每5年将有一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总体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行动力度。

与法比尤斯之前提供的两版案文不同,这份“最终案文”中已没有任何表示各方分歧的括号和不同选项。不过,这不意味着各方已就所有问题达成共识。

法比尤斯说,希望各方对这份案文进行研究,于当地时间15时45分(北京时间22时45分)开会,进行“一系列后续程序”。

他表示,如果大家都不做任何妥协,谈判就不会有结果。巴黎气候协议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可以帮助实现全球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达成协议对整个世界和各个国家都有好处。

法国总统奥朗德当天恳请各方通过这份气候协议。他说,从各国利益出发,这份协议并不完美,但对全球行动而言则意味着成功。2015年12月12日将被写入历史,成为对全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要求各方在谈判最后阶段继续展现妥协精神。他说,为全球利益而行动是服务本国利益的最好方式。过去的谈判很艰难,但目的地就在眼前,希望大家一起完成使命。他期待当天晚些时候与大家一起庆祝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11日在巴黎对媒体表示,中国对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12日达成最终协议“有信心”。

刘振民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方代表团与各方一起共同努力,寻求达成共识,“中国代表团积极推动谈判取得进展,在谈判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他说,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在减排、气候资金等问题上承担自己的义务和履行做出的承诺。

时评

相向而行,走出气候谈判“加时赛”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未能按计划在11日18时闭幕,和历届大会一样进入“加时赛”。当气候谈判再度处于艰难时刻,相向而行、聚同化异是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的现实路径。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节点,不存在谁被排斥、谁被孤立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是雄心勃勃的伙伴,都应努力促成大会达成协议、建立有力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11日会见记者时说,目前各方在资金、行动力度、如何体现区别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剩余的谈判时间已经不多。希望各方能展现强大领导力和聪明才智,从全球视野做出决策,推动全球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减排承诺、采取实际措施,牵涉到一个国家短时间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但发展是一个长期话题,经济、环境应相互牵手,协调、可持续发展。各国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能因为自己国内政治上、经济上的原因,而推迟、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中国一直在为气候变化进程增加“积极信号”,也是促进低碳发展和绿色增长的执行者和创新者。比如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上曾对巴黎协议提出四点建议: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

这些建议,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一贯原则,既勾勒出聚同化异、相向而行的现实路径,也包含着标本兼治、绿色发展的长远谋划。

大会伊始,中国领导人开展穿梭外交,同与会领导人坦诚、务实沟通协调,引导各方着眼大局、坚定信心、相向而行,最大程度凝聚共识。

大会接近尾声,习近平主席在和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通电话时强调,中美双方要同各方加强协调、共同努力,确保巴黎大会如期达成协议,这对国际社会有利。奥巴马表示,美方愿同中方保持密切协调,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

谈判桌上,各国代表也进一步展现出灵活性,在一些重要议题上抓紧进行实质性讨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11日表示,中国代表团将在大会最后阶段充分展现建设性、灵活性和推动力,推动各方相向而行,确保会议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有雄心、有约束力、适用于所有各方的协议。

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11日表示,“我们已快抵达目的地,我对前景很乐观。”

新华社记者 李宓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链接

武汉园博园在气候大会获奖

据新华社武汉12月12日电(记者 方政军)记者从武汉有关方面获悉,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凭借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建设园博园,垃圾好氧生态修复项目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这是中国内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

武汉市园林局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勇介绍,“C40城市气候领袖群”成立于2005年,由全球大城市组成,旨在推动世界城市合作,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目前,我国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武汉、南京、广州等7座城市成为其成员。“C40城市气候领袖群”共设置了城市交通、建筑节能、绿色能源、固体废物处理、可持续社区等10个类别的10个奖项,全球94个城市的216个项目角逐。

武汉园博园宣传部工作人员赵旋介绍,武汉园博园获奖背后的科技力量是采取先进的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技术,作为园博会主会场的原金口垃圾填埋场,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自然状态下需要30年的降解过程。开园以来已接待了120万观众参观。

“好氧修复,就是把氧气注入垃圾堆,加速其腐烂降解过程。”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专家周国熠介绍,如果在无氧环境下,被填埋垃圾内有机污染物完全降解至少需要30年,如果将垃圾全部挖掉运走,成本高达10亿元。武汉运用这项技术,富有创意地把垃圾场改造成绿意盎然、风韵独特的园博园,受到C40组织的广泛认同。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唐志强 张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