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湿地保护修复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

2023-02-03 02:45 新京报

来源标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湿地保护修复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

 

张明祥考察吉林向海国际重要湿地。受访者供图

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恢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起草专家团队负责人张明祥表示,这一主题强调了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并呼吁采取措施,恢复和复原退化的湿地。

目前,湿地保护和修复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湿地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挑战。未来各国应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使《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落地实施。

谈 湿地恢复

湿地恢复首先要恢复湿地水文条件

新京报:在过去50年中,世界上35%的湿地已经消失。人类失去湿地的速度是森林的三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明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此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消失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严重低估了湿地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湿地是荒地,蚊虫滋生之地,是需要填埋的。由于对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在全球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都遭受了严重破坏。

新京报:目前,全球正采取行动阻止湿地迅速丧失。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恢复”,可以从哪些方面促进湿地恢复?

张明祥:2023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恢复”(Wetland Restoration)。这一主题强调了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并呼吁采取措施,恢复和复原退化的湿地。

湿地恢复首先是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水是湿地的命脉,只有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湿地的恢复才可能成功。其次是微地形改造,通过地形改造,使之符合湿地恢复、野生动物栖息等需要。再者是湿地植被恢复,尽量恢复乡土植物。最后还包括湿地恢复的长期维护和监测等工作。

新京报:全球气候变化韧性不足、极端天气增加可能给湿地保护带来困难,目前湿地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张明祥: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湿地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比如,受气候变化影响,青海鸟岛的源头冰川、冻土融化,引起水位持续上涨,湖泊淹没区逐年扩大,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栖息地缩减。四川若尔盖湿地、四川长沙贡玛湿地等西部湿地因气候干旱导致鼠害增加,部分湿地有所退化。

同时,受农业、生活或工业污染排放影响,湖南东洞庭湖、内蒙古达赉湖、黑龙江兴凯湖等近20处国际重要湿地面临污染物超标,水质退化威胁。

新京报:资金是否也是各国保护和修复湿地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去年11月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有资金方面的讨论吗?

张明祥:湿地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为湿地恢复需要的资金量很大,一些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这件事。作为一个倡议性公约,《湿地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不一样,约束力和可执行性不强,COP14大会即使谈及资金也是呼吁性的,不会形成强制执行的措施。

另一方面,湿地修复与各国各地水资源禀赋是密切相关的。水资源禀赋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条件制约,很难人为改变。比如我国南方降水多,湿地资源比较丰富,西北地区就比较干旱。湿地恢复属于生态用水,也无法通过远距离调水实现,否则会带来很多负面的生态影响。

谈 中国湿地保护

我国湿地保护率超50% 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新京报:中国湿地有何特点?保护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挑战?

张明祥:中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丰富,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均有湿地分布,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所有湿地类型。中国湿地滋润着万千生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的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需求,有力地支撑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目前正处于湿地保护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日益完善,湿地保护率超过50%,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十年来,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同时我国湿地保护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如对湿地重要性认识不深,部分地区湿地破坏和过度利用现象依然存在,依法保护和管制力度不强,湿地生态修复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湿地管理多部门协作机制亟待强化,参与全球湿地生态治理的深度和影响不够等。

新京报:去年12月,中科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其中《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湿地退化消失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提升。近十年来,我国湿地碳汇功能得到显著提升。你认为中国湿地保护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张明祥:首先是湿地保护法治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了湿地保护条例和办法。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实施方案,颁布了《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

另外在湿地保护的顶层设计上,我国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实施规划、《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等一系列规划为有力依托,强化了湿地保护顶层设计。

在湿地保护与修复上,我国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三区四带”国家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布局湿地保护修复任务。同时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十年来,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修复了退化湿地,提升了湿地功能,改善了湿地生态状况。

谈 湿地功能

恢复后的湿地可成为老百姓的绿意空间

新京报:去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去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举办。大会形成了《武汉宣言》《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标志性成果。未来各国保护湿地如何形成合力?中国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张明祥:各国应该以《武汉宣言》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为共识,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更为积极的行动,使《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落地实施,形成全球湿地保护的强大合力。

中国在湿地保护上的巨大成就和担当,体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达成《武汉宣言》和《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方面,中国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特别是习近平主席的视频参会为各项共识的达成提供了政治推动力。此外,中国很多湿地保护的实践为全球湿地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湿地公园建设、小微湿地保护、红树林保护等。

新京报:国际湿地保护工作涉及可持续农业,湿地保护和农业发展如何平衡?

张明祥:按照《湿地公约》的定义,水稻田也是湿地的一种类型,它属于人工湿地。所以湿地与农业本身并不是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水稻田按照生态保护的方式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和农产品的品质都有较好影响。靠近保护地和重要鸟类栖息地的农田在作物收割时可以考虑留存一些,作为鹤类、雁鸭类等鸟类食物的补充。

但二者确实还有竞争的关系,比如农业种植面积多了,耗水量就大,导致生态用水量减少。所以二者之间要找到平衡。

新京报:谈到湿地,公众感受关系更密切的是湿地公园。普通人可以为保护湿地做些什么?

张明祥:湿地公园是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目前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已遍布31个省(区、市),总数达903处,总面积达360多万公顷。

湿地保护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包括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杜绝向湿地排放污水、丢弃垃圾;不吃野生动物,不参加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积极参加湿地科普宣教或培训等,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新京报:一些湿地科研人员反映,他们设计的湿地恢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可能更多从园林景观角度出发。湿地功能恢复和景观效果、公众游憩需要达到平衡吗?

张明祥:湿地功能恢复和景观效果、公众游憩完全能够达到平衡。湿地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湿地恢复既要关注湿地景观,也要重视湿地功能的恢复。恢复后的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游憩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给公众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成为老百姓的绿意空间。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张璐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