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会开战吗?伊朗核科学家遭暗杀誓言报复,美国航母开向波斯湾!

空气里又有呛人的火药味了,这一次来自中东。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五,伊朗顶尖核科学家核计划的灵魂人物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遭遇“武装恐怖分子”伏击,经抢救无效身亡。

多名伊朗政治家指控

以色列是“凶手”

具体执行的

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

↓↓↓

伊朗总统鲁哈尼矛头直指以色列

称其是法赫里扎德遭暗杀的幕后黑手

伊朗外长扎里夫也立场鲜明

用中文发推称:

恐怖分子暗杀了又一名伊朗杰出科学家

懦弱的暗杀

是对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公然挑战

是对人道和道德原则的践踏

国际社会有责任阻止这样的行径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军事顾问

侯赛因•德汉的推文

言辞激烈且别有深意:

在其“赌徒盟友”政治生命的

最后几天

以色列想增加对伊朗的压力

以发动一场全面战争

我们将以雷霆之势

打击杀害这位受压迫的烈士的凶手

并将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舆论分析认为

德汉提到的“赌徒盟友”

即为现任美国政府

29日

以色列内阁部长就此回应称

不清楚凶手身份

美国国防部高官迈克尔•马尔罗伊

也有所表态

他说:

法赫里扎德是伊朗

最顶级的核物理学家

他的死

将使伊朗的核计划倒退

马尔罗伊还提醒

那些可能遭到伊朗报复的国家

提高安全警戒级别

28日

美国海军官员表示

美军航母打击群正重返海湾地区

作出这一决定

是在“暗杀”消息传出之前

不过这一举动

也传递出加强对德黑兰威慑的信号

伊朗也把抗议递到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案头

为法赫里扎德鸣冤

称以色列为当为此负责

并警告美国和以色列

不要采取冒险举动

“不屈服

不向美国让步

只向美国开战!”

据《纽约时报》消息

在法赫里扎德遇害数小时后

伊朗民众连夜聚集在总统官邸外

示威抗议

高呼口号

群情激奋

枪声响了

鲜血流了

风暴起了

问题也来了

时近岁末

这场暗杀究竟因何而起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千里之外的美国又为何

存在感超高

我们看事实说话——

伊朗与以色列的“恩怨情仇”

以色列

被认为是暗杀的“头号嫌疑人”

二战以后

中东地区取代巴尔干半岛

成了新的“世界火药桶”

先后五次中东战争

都没能化解干戈

直到现在

这里仍硝烟弥漫

擦枪走火、流血冲突都是常事

伊朗和以色列

更是你来我往、形同水火

相互仇视、彼此威胁

是不折不扣的死敌

然而历史上

双方却有过一段蜜月期

彼时,伊朗和以色列

都是美国的最铁盟友

以色列还曾向伊朗转移过导弹技术

直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

美伊交恶

从盟友变为敌对国家

以色列也紧随其后

与伊朗势不两立

除了历史渊源

伊朗的硬实力

也招来了“虎视眈眈”:

纵深广阔

人口庞大

扼守波斯湾

环抱霍尔木兹海峡

还拥有导弹护体

具备完善的工业体系

放任“强邻”发展核武器

以色列万万不能容忍

便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国际社会

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

并且暗示

如果无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计划

以色列可能单方面动用武力

打击伊朗核设施

这可不仅是嘴炮

据报道,以色列已多次周密部署

出动先进装备

对伊朗的核设施上演“打击”

2010年,以色列“携手”美国

利用“蠕虫”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

导致离心机高速运转无法停止

在短时间内

消耗了伊朗9成左右的核材料

今年也动静不断

先是6月22日

发生了导弹制造设施爆炸事故

6月26日

帕尔钦军事基地的一个储气罐

再度爆炸

7月2日

发生了纳坦兹核浓缩设施大爆炸事故

7月7日

位于德黑兰南部卡赫里扎克地区的

塞帕汉·伯雷什工厂爆炸

造成2死3伤

7月13日

距离伊朗东北边陲

马什哈德市30公里的

一个工业综合体发生火灾和爆炸

7月16日

布什尔港口造船厂失火

……

一连串“事故”触目惊心

而就在7月中旬

多家外媒曾报道

以色列的情报部门

是伊朗核设施爆炸的原因

以色列虽未直接承认

但也未否认

以外交部长在谈到伊朗核设施事故时

更是直言:

关于伊朗

我们最好别说自己还没采取哪些行动

两国关系水火不容

对抗俨然成了常态

而核问题

就是双方一触即发的导火索

围绕伊核问题的“一出大戏”

美国

被认为是暗杀的“背后主使者”

伊朗核开发的步子

始于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国家帮助下

伊朗建起了一个核电站

6个核研究中心

5个铀处理设施

着手发展核能

转折点是伊斯兰革命

这之后

美伊断交

美国担心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

秘密发展核武器

制裁伊朗的大幕就此打开

与此同时

伊朗已具备提炼高丰度浓缩铀的能力

国际社会也担心

伊朗继续发展下去真造出核武器

于是经过漫长谈判

终于在2015年

伊朗同英法美中俄德六国

达成伊核协议

伊朗放弃追求核武器

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

安理会随即通过第2231号决议

决定对伊朗的武器禁运

到2020年10月18日终止

2019年6月28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委员会会议现场

“只要我还是美国总统

就永远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今年1月8日

特朗普在电视讲话中曾强硬表态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2018年5月8日

特朗普一纸令下

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

舆论哗然

伊朗总统就此表态:

从现在开始

这是伊朗和五个国家间的协议

道理没错

不过眼看着对伊制裁解禁在即

宣布“退群”的美国

突然提出一项新的决议草案——

要求延长对伊武器禁运

2020年8月14日

联合国安理会就此投票

15个成员国中

2票赞成

(其中一票来自美国)

2票反对

11票弃权

结果毫无争议

草案未获通过

“在联合国75年历史上

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发推猛批

资料图片:伊朗总统鲁哈尼

不通过?

没关系!

美国还有辙

9月19日

美国务卿蓬佩奥出马

宣布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中的

“快速恢复制裁”机制

从当晚8点起

全世界恢复对伊制裁

末了,还加了一句

如果谁不服

美国就制裁谁

蓬佩奥推特截图

消息一出

全世界面面相觑

欧盟迅速发声反对

英法德也出具了一份联合声明

警告美国无权以联合国名义

单方面恢复对伊制裁

况且,美国早就退出伊核协议了

横插一脚又算啥呢

地球人都看不下去了

这份制裁自然也没恢复

10月18日

伊朗外交部如期宣布

禁令全部自动解除

这道坎儿过了

还有下道坎儿

这不,就在11月12日

特朗普被披露曾召开一次会议

一上来就提议

要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导弹袭击

掐指算算

距离“暗杀科学家”

不过15日

真要开战吗?

政治暗杀

在西方世界并不鲜见

暗杀带来的猜疑和愤怒

往往是激烈冲突的序幕

一战的导火索

是塞尔维亚人刺杀斐迪南大公

自此开始

战火绵延,无止无休

而对于伊朗

因暗杀横空而至的

伤痕时刻

不止一次

资料显示

仅2010年至2012年间

就有四名伊朗科学家遭暗杀身亡

2010年1月12日

德黑兰大学核物理学家

马苏德·阿里·穆罕默迪

在一次摩托车炸弹爆炸中丧生

伊朗政府随后逮捕了

名为法什的伊朗籍凶手

法什供认

自己曾获得以色列特工的资助

2010年11月29日

伊朗原子能组织核物理学家

马吉德·沙里亚里

被凶手安装在其汽车上的炸弹炸死

2011年7月23日

核物理学家达里奥谢·雷扎伊·内贾德

在其家门口遭枪击身亡

时任伊朗议会发言人的拉里贾尼表示

这是美国和以色列合谋的

2012年1月11日

伊朗首都德黑兰发生汽车爆炸

化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当场死亡

罗尚生前为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工作

负责与铀浓缩相关的采购工作

而在今年初

美国更是出手暗杀了

伊朗将军苏莱曼尼

一时间

伊全国上下群情激奋

最高领袖泪洒当场

宣布全国为苏莱曼尼哀悼3天

并明确称

“那些手上沾满苏莱曼尼

以及其他烈士的鲜血的人

将得到严厉的报复”

与此同时

西方社交媒体上

“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然窜上热搜

一张将美国将军列为暗杀对象的照片

也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在中东这片土地

向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果不其然

伊朗随即向美军基地

发动了导弹袭击

不过美士兵提前躲避

避免了重大伤亡

看吧

暗杀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

就是无法预估的风暴

枪炮毕竟无眼

鲜血总是悲情

要想解决问题

暗杀实在不是良方

因其不可预测的攻击

冷血残酷的杀戮

对国际道义的违背

和对人类良知的践踏

一直以来饱受谴责

和平对话

政治磋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正道

毕竟,“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

蝴蝶的翅膀正在拍打

究竟是真刀真枪

还是理性对话

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还是雨过云散、天朗气清

接下来的每一秒

每一分

都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