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2020-04-07 04:1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全球抗疫的时代之问

确诊人数突破100万!病亡人数突破7万!一场历史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

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这是挑战严峻的时刻;这是呼唤行动的时刻;这更是亟须合力的时刻。

全球抗疫,对各国是无法回避的大考,同时提出了世界必须直面的时代之问。

如何全力做到“生命至上”

针对这一攻击全人类的大流行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也没有成熟疫苗。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损失,是各国正在面对的首要考题。

全力攻关疫苗研发、迅速补充医卫资源、强化公共应急能力、提高行政运转效率、出台政府强力约束措施……所有选项纷纷出台,只要能尽可能多地挽救生命。

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一场抗击疫情、拯救生命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经验,为全球关注;中国方案,为全球借鉴。

如何尽力避免“经济雪崩”

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使全球经济活动的热度骤然降温,金融市场的风险空前集聚。如何在控住疫情和稳住经济中求得两全,对各国和世界是重大考验。

有过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全球经济金融抗风险的机制和能力已得到强化,主要中央银行纷纷祭出最强力货币政策,不久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各国共同承诺5万亿美元财政刺激。尽管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前景仍十分担心。

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实施有力有效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倡议,正在成为应对方案。

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中国行动,正在注入重要动力;中国举措,为世界经济增添暖色调。

如何用好抗疫“国家力量”

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风险和利益诉求不一的多元社会,如何权衡利弊,用好“国家力量”发挥“强制作用”,也是各国面临的一道考题。

“群体免疫”“佛系抗疫”,部分欧美国家在疫情前期的政策选择引发诸多讨论。事实说明,一国如果更快更好发挥行政安全、医疗科研、信息披露等与强制力、公信力密切相关各系统作用,疫情防控效果就相对更好;反之,则出现疫情加剧的艰难局面。

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并为全球防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如何有效开展“全球抗疫”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只有凝聚合力,才能战而胜之。能否以全球思维应对疫情,真正携手合作战疫,也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

“这是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对抗,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抗。”国际有识之士呼吁,面对危机,必须跨越以邻为壑的旧思维陷阱。“团结!团结!团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大声疾呼。

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加强防控信息和经验交流互享,加快科研攻关合作,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这一考题,中国给出自己的答案。

如何凝聚社会“抗疫共识”

疫情冲击来临,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人自由与群体安全的关系?这个问题已在很多国家的疫情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

居家隔离、“封城封国”,成为不少国家遏阻疫情蔓延的有效办法。另一方面,这些举措限制了一些个人自由,甚至在一些地方引发民众不满。

有识之士普遍认可:当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自由将不可避免受到更多约束。过度强调个人自由,无疑会影响疫情防控,危及更多生命。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认为,世界各国政府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这一场流行病危机,中国的应对措施非常有效。

如何让信息流“去伪存真”

在这场罕见疫情中,如何有效管理网络信息,让疫情防控和社会管理不被各种谣言和不实信息干扰,也成为各国直接面对的一个复杂考题。

真相,让人们了解实情,助力抗疫。谣言、歧视以及抹黑则会加速“心理病毒”的全球扩散,抑或制造矛盾、挑起纷争,干扰抗疫国际合作。

危机中,民众渴求来自权威机构的专业及时信息,透明度至关重要。中国在第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专家充分分享疫情信息,为其他国家抗疫赢得了时间,受到广泛赞誉。

如何助全球化“拨乱反正”

病毒来了,减少接触;疫情扩散,严控边界。近年伴随一些国家孤立主义和内顾倾向出现的反全球化又有了一个“理由”。

经济全球化会因此逆转吗?各国会回到孤岛状态吗?目前看,答案是否定的。不少经济界人士认为,尽管参与全球化伴随风险,但经济联系的好处远大于其带来的损失。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说,鉴于新冠疫情正变成一种全球现象,这将推动一种更加多元化的全球化,而不是打折的全球化。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更指出,未来中国将在全球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何重新审视“人类安全”

谈到人类面临的威胁,常会想到地震、海啸、洪水、飓风等“天灾”,或者战争、核污染、恐怖袭击等“人祸”。虽然过去有流感、疟疾、脑膜炎、埃博拉、结核病、艾滋病、非典等,但人类已很久没有遭遇像新冠疫情这样广泛而严重的病毒威胁。重新审视人类面临的重大安全风险,已刻不容缓。

早有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不是核武器,而是看不见的微生物。地球是一个生态体系,万物互联。没有哪次危机能像当下的疫情更让人类警醒:我们需要修正哪些生产和生活方式,以避免和减少环境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类社会正面临巨大威胁和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全球战“疫”的艰巨斗争。

新华社记者 陈贽 刘丽娜 包尔文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责任编辑:詹雨泉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