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美多位专家批美国应对新冠疫情充斥政治考量

2020-02-19 13:19 参考消息网

来源标题:美多位专家批美国应对新冠疫情充斥政治考量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8日发表文章称,美国多位专家认为,美国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反应过度,其应对方式充斥政治考量。文章编译如下:

随着这场源于中国中部城市武汉的疫情传至美国等国,中美双边关系被撕开了一个新裂口,并让科学和政治对立起来。

美国政府决定拒绝两周内去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美国多家航空公司决定暂停往返中国的航班。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指责美国对中国疫情作出过激反应,采取过度应对措施。

美国公共关系专家马意骏(马里奥·沃卡沃洛)本月早些时候发帖,对质疑美方反应的声音表示强烈认同。

马意骏2月5日发了一篇标题为《伙计们,有点儿不对劲儿》的帖子,其中提到:2009年暴发H1N1流感疫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这种流感病毒流行的第一年在全球造成多达575400人死亡。

马意骏指出,尽管这些数字令人震惊,当时并没有国家拒绝美国人入境或对美国人采取隔离措施。华盛顿也没有因起初少算了感染人数而持续受到抨击。

虽然大多数专家都主张加紧采取应对之策,但他们并不认为,旅行限制和拒绝入境等措施能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助理教授劳伦·索尔说:“目前有必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但我们并没有证据支持全面采取禁止旅行和封锁等极端的紧急性举措。”

与此同时,一些阴谋论和缺少科学依据的担忧增加了在应对疫情期间降低仇外情绪的难度。

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戴博说,中国成为经济大国以及地缘政治关切已影响到全球对疫情的总体应对态势。

他说:“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当前注意到一种趋势,即抹黑中国的各种说法竟盖过了彰显人类怜悯心的故事。”

戴博说:“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我认为我们当前非常随意地就接受了抹黑中国的说法,因为抹黑中国符合政治目的,还能让我们自命不凡,但这么做会误导我们的分析工作。”

这正是马意骏发帖所要强调的要义。

美国出现很多民众避开中餐馆和唐人街的传闻,但最引人关注的“抹黑中国”言论出自共和党籍参议员汤姆·科顿。科顿近日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是一个所谓的中国生物战项目无意之中造成的后果。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被问及这种说法时称,这种猜测十分危险。对此,科顿为支持其说法还补充道,武汉郊区就有一家病毒实验室。

中国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就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但该研究所距离当前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重灾区有好几十公里。

鉴于近年来中美关系已在多个领域持续紧张,此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很难会以可证实的客观信息为依据。

索尔说:“我们通过流感疫情总结了很多教训,这些教训有助于我们对当前这场疫情做好准备并加以应对。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经验教训要汲取。”

【延伸阅读】李显龙夫人回击《纽约时报》谬论:“美国流感危机又暴露了什么?”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港媒称,针对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对中国抗疫进行指责,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夫人何晶在脸书发文反驳。

香港橙新闻网站6日报道称,何晶非常关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她几乎每天风雨不改地在脸书上抒发己见,有时候是给国人普及一些关于口罩、消毒液或病菌与病毒的科学知识;有时纯粹是安抚民心;有时则是解释一些临床专有名词,如隔离与潜伏期的定义,用答疑的方式来消除人们的恐惧。

2月5日,何晶在脸书上转载美国《纽约时报》的一则指责中国抗疫工作的报道时,简扼地写下一行字:“那美国的乙型流感死亡人数又凸显了什么?”

报道称,何晶虽然只短短一句,但力斥《纽约时报》报道不实。

另据香港新闻网7日报道,许多网友留言赞同何晶评论,认为美媒报道有失偏颇,转换了问题焦点。

有人指出:“美国乙型流感患病死亡人数目前远超中国。”

也有网友说,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传染病,《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指责,是因为带了西方的偏见。

(2020-02-14 12:54:51)

【延伸阅读】俄媒:美国流感疫情比新冠肺炎更糟糕 接种疫苗也被感染

参考消息网2月10日报道 俄媒称,全球流感疫情正愈演愈烈。本轮流感疫情规模之大本应令人感到震惊,然而其统计数据却无人关注。仅在美国,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这个冬季至少已有2200万人患上流感,1.2万人死亡。社交媒体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骚动:有网民说今年打疫苗似乎不管用,接种疫苗者同样被感染。

据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2月7日报道,美国人现在顾不上新冠肺炎,今年该国流感大暴发,这样的流感疫情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过了。本轮疫情始于2019年10月,患者人数至今仍在不断攀升。美国疾病监控机构称,今年暴发的主要是乙型流感以及H1N1流感(即猪流感)。

报道称,疫情已经从美国扩散到欧洲。法国从2019年11月至今年2月已有26人死于流感,疫情已在法国全境蔓延。法国公共卫生局的一份简报称:“自2019年11月4日以来,已经确诊311例流感重症病例,其中仅今年第五周就新增49名重症患者。共有26人死亡,其中15岁以下儿童3人、15至64岁12人、65岁以上11人。”

报道还称,本轮流感疫情在莫斯科还没有形成全面暴发之势,但在俄罗斯其他一些地区,不少学校已经因流感暴发而停课。莫斯科市的流感以乙型流感居多,本周病例数量比上周增长14.3%。

有网民在社交网站上透露,莫斯科已有一些学校班级被隔离,不过目前还没有整个学校停课的情况。莫斯科一名传染病学专家说,他所在的医院流感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患者感染的就是美国此次流行的H1N1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目前该医院还没有死亡病例。不过已有网友抱怨:注射疫苗不管用。一位名叫柳博芙的莫斯科女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我接种了疫苗,可还是生病了!也就是说,本轮流感病毒菌株不在疫苗防范之列。”

莫斯科谢切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主任叶连娜·沃尔奇科娃说:“流感疫苗只能防范流感,不能抵御其他呼吸道疾病。而且现在接种疫苗为时已晚。除流感病毒外,还有大约两百种呼吸道疾病病毒,其引发的临床症状与流感非常相似。无论如何,要想防范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应该避免参加集体性的活动,勤洗手,经常冲洗鼻腔。最后一项措施很简单,也非常有效,可以冲洗掉正在侵入机体的病菌,防止其在人体内生根繁殖。被感染者乘坐交通工具时应戴上口罩,以避免病毒传播。”

(2020-02-10 15:35:54)

【延伸阅读】保罗·克鲁格曼:新冠疫情对美国没有好处

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月30日在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发表文章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对美国没有好处。文章编译如下:

我们还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究竟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要高还是低。我们所知道的是,中国现在暴发的流行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比当年要严重得多,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影响力比过去大多了。

2003年,中国尚处于经济大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全球制造业增值中的占比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占比。然而今天,中国是世界工厂,占全球制造业的四分之一以上。

你或许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这场麻烦有好的一面,以为中国的制造业受到破坏会给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生产商带来机遇。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对21世纪经济学一无所知,那恐怕就会这么想。

果不其然,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1月30日上午在福克斯商业新闻电视台的节目中宣称,他“不想说庆祝胜利”,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有助于加速就业岗位回流到北美”。他这番话证明了两点:其一,为什么盖尔·柯林斯(《纽约时报》知名记者、专栏作家——本网注)的读者会把他评为特朗普最差的内阁成员;其二,为什么特朗普的贸易战一败涂地。

罗斯和他的同事们显然至今仍不明白——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逐渐稍有领悟——的一点是,当代制造业不像20年前的制造业,那时各国工业部门是在展开直截了当的一对一竞争。现如今,我们身处一个由全球价值链构成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口的大多不是消费品,而是其用于本国生产流程的“中间”商品。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凡是扰乱进口的东西——无论是关税还是病毒——都会使生产成本上升,因而也会损害制造业。事实上,美联储最近的一项调研发现,特朗普的关税(着重施加于中间产品)降低而非增加了制造业的产出和就业。果然,尽管2019年的美国总体经济增长状况还不错(算不上很好),但制造业衰退。

正如我前面所说,特朗普手下的有些人似乎已经有所领悟。上周,白宫基本承认,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弊大于利,因为这损害了使用上述材料的行业。但美国政府的解决办法不是重新审议其政策,而是对范围更广的产品加征关税。

所以我要重新回到新型冠状病毒话题上来。撇开公共卫生问题不谈,重点说说经济。

我们可以断定,假如这场疫情严重扰乱中国的生产,它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不啻特朗普贸易战的极端版本,而且没有关税收入作补偿。而关于贸易战,我们知道两点:它是一个经济败笔;特朗普手下的官员似乎至今仍想不明白它为什么会是一个败笔。

如果说威尔伯·罗斯1月30日的蠢话能说明什么,那就是:同应对有可能暴发的传染病相比,特朗普政府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准备更为不足。

(2020-02-05 14:10:00)

【延伸阅读】美媒:疫情“信息过载”令美国年轻人焦虑

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美媒称,新冠病毒热词充斥了社交媒体。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月5日的报道阐述了年轻人焦虑的原因。

报道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的消息多到让人躲都躲不开——包括大规模隔离、致死人数的实时更新,以及对病毒的溯源等等。

联邦官员说,在美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仍然很低,但不管怎样,恐惧情绪一直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在美国年轻人当中。

专家们说,这很可能是年轻一代第一次听到人们讨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正如本世纪头十年暴发“非典”和H1N1流感时的讨论一样。因此年轻人对它尤其敏感。

但更重要的是,专家们说,在社交媒体平台和互联网上不断接触到有关冠状病毒的信息很可能会引发焦虑,因为共享的信息数量巨大,而有些甚至不属实。

在推特网站、Instagram网站以及新闻网站上,频繁提及新冠病毒并更新关于它的消息,会让人觉得这种病毒比实际上更具威胁性,尤其在这个倾向于支持末日预言更甚于审慎声音的网络生态环境下。

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流行病学家布兰登·布朗说,就连冠状病毒相关热词和笑话的传播也可能成为另一种提醒,让人们想起潜在的威胁。

布朗说:“我们花很多时间在屏幕上,如果我们持续看到‘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我们每次都会关注它。目前似乎有很多歇斯底里的情绪。”

在南加州,中学生和大学生发起了取消上课直到疫情消退的运动。截至今日(2月5日),要求在阿尔汉布拉联合学区取消上课的请愿书已经获得了超过1.4万个签名。

学校工作人员一直强调,没有理由感到恐慌。本周晚些时候,护士将到每个教室去宣讲,讨论如何预防感染,并设法消除人们对这种病毒的恐惧。

肯塔基大学健康传播学副教授黛安娜·弗朗西斯说,年轻人尤其容易焦虑,因为他们接收关于冠状病毒的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可以查找TikTok短视频和Instagram视频,可以从朋友和家人那里获得最新消息,也可以从新闻标题中获取信息。

报道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拥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可靠机构,并不是年轻人通常获取信息的渠道。

弗朗西斯说:“一次性看到海量信息,以及信息的复杂性,是他们焦虑的原因。他们很难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焦虑、恐惧和担忧。”

报道称,互联网一般喜欢夸张或极端化情境。本意不拿疫情当回事的关于冠状病毒的笑话通常都带有暗黑底色。

弗朗西斯说,智能手机给青少年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让他们意识到最近暴发的疫情,而10年前不太可能如此。但是,滚动浏览新闻标题或推文并不会提供必要的背景。她说,美国人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仍然很低。

弗朗西斯表示:“更多的人将知道冠状病毒的名字,主要是因为这个名字通过话题标签、推文等传播。但它到底是什么?如何传播?……年轻人更可能只知道这个名字,掌握这些信息的可能性更小。”

南加州大学医学教育讲师萨拉·穆贾拉德说,任何人都能在互联网上分享东西,这让过去在信息被广泛传播前对其进行审查的“看门人”消失了,使得没有专业知识的其他人能够用阴谋论或其他虚假信息填补这些空白。

(2020-02-07 12:33:09)

【延伸阅读】澳大利亚学者:从此次新冠疫情可汲取三大教训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截至目前,在中国内地以外,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新冠肺炎病例。一些外国学者对此提出反思建议。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2月16日发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研究员、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研究员萨拉·戴维斯的文章称,从此次新冠疫情中可以汲取三个方面的重要教训,它们对亚洲尤其重要。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卫生条例》在和平时期的协调需要持续不断的财政和政治支持。

文章称,就此次疫情来看,世卫组织本应采取更果断举措,以避免各国自行采取贸易和旅行措施。

文章认为,或许还需要设立一个《国际卫生条例》应急委员会,随时待命。如果有国家违反世卫组织的建议发布贸易和旅行禁令,那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布和《国际卫生条例》都将变得无效。

第二,贸易和旅行禁令有可能侵犯人权、破坏集体外交、影响经济,对经济弱势群体造成尤其严重的伤害。

文章提出的第三点教训是,为预防未来可能暴发的疫情提供资金,投资快速反应医疗队、疫苗和实验室,尤其是投资于中低收入国家。

(2020-02-18 11:03:47)

责任编辑:詹雨泉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