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国际> 正文

记者手记:探访“博科圣地”大本营里的难民营

2017-05-11 08:07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记者手记:探访“博科圣地”大本营里的难民营

迈杜古里,尼日利亚东北部博尔诺州首府。这里距离首都阿布贾800多公里,由于过度放牧,当地土壤沙化十分严重。车辆驶过,黄沙飞扬。

记者8日乘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小型直升机,从阿布贾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抵达迈杜古里,探访当地一所难民营。

博尔诺州被称为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大本营,这里多数城镇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恐怖袭击。虽然尼日利亚政府军多次围剿 “博科圣地”,但如今零星的自杀式袭击还是不断,安全形势仍紧张。

行驶在迈杜古里市区部分路段,可以看到装甲车停放在十字路口,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当地的办公楼前也设置了路障。

防弹车一会儿便抵达了目的地——位于迈杜古里近郊的达洛里难民营。根据联合国的资料,这座难民营最早由尼日利亚空军建立,2016年8月,联合国正式接管达洛里难民营。目前,有近3万人生活在这里。

营地里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记者与为数不多的一名当地年轻人攀谈起来,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28岁,由于“博科圣地”的袭扰搬离了原来的村子,已经在营地里住了两年多。

随行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尼日利亚办事处主任罗恩·西班达介绍,联合国向营地内每一位无家可归者每月发放约15公斤粮食和1升食用油。

迈杜古里附近有好几个这样的难民营。据统计,博尔诺州有100万人无家可归,其中30%生活在这样的营地里。但对于当地难民来说,虽然营地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家,但在营地待得太久,会逐渐丧失劳动技能,形成救济依赖,而救济成本仍在不断走高。

西班达告诉记者,救济粮60%从尼日利亚当地采购,但采购成本却是国际市场价格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尼日利亚政府为了减少外汇开支,鼓励当地生产大米,禁止进口大米。但这反而导致大批走私大米的出现。一些粮商趁机囤积,哄抬价格。

面对尼日利亚的困境,中国及时伸出了援手。就在记者探访难民营的当天,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周平剑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粮食计划署尼日利亚办事处移交了500万美元的援助。这些资金将帮助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尼日利亚本土和国际市场采购大米,发放到当地41万无家可归者手中。

西班达感谢中国政府对尼日利亚的粮食援助。他说,这批援助来得正是时候。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