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一场空前激烈的大选中胜出。在竞选中,他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和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都高调攻击中国,被认为两人无论谁当选都会对华持强硬立场。美国有学者则认为,对中国来说,特朗普这个“不熟悉的魔鬼”比希拉里这个“熟悉的魔鬼”更难对付,他上台对华政策会更强硬,对中国更不利。这种观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失偏颇。
特朗普在大选中显示了对华强硬立场。他严厉指责中国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每年使美损失5000亿美元,表示上台后将对中国产品征收40%的关税,要对中国发动一场“经济贸易战”。对中美经济关系提出如此错误认知和强硬主张,在历届美国总统候选人中是罕见的。他还指责中国在南海和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并称中国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
但与此同时,特朗普对华政策也显示了一些新思路。他在一次专门论述外交政策的演说中,说中美基于“共同利益”, 应“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和平相处,发展关系”;“一个强大的美国是一个能和中国结成好友的美国”。一个美国主要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如此对华示好很少见,这是要有很大勇气的。
从上述可以一窥特朗普对华政策端倪。他大体将维持美历届总统对华合作+遏制两手。其对华经济政策较之前任可能有所收紧,尤其在解决两国贸易平衡问题上可能加大对华压力,双方投资协议谈判困难增大,导致双方贸易摩擦增多。但他在经贸方面对华强硬表态主要出于竞选需要,不太可能付诸实施。在政治和战略领域,双方矛盾依旧,但特朗普政府在遏华方面如在南海、人权等问题上可能较其前任有所和缓,不会那么咄咄逼人。总体看,特朗普执政后,对华政策不会出现逆变,其积极面不会比前任少,消极面不会比前任多,中美关系不会受大的冲击而出现大的起伏,甚至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变化。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特朗普政治哲学与外交理念的核心是“美国第一”和“改变”,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正面效应。
为体现这一核心,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前两任总统大肆对外扩张政策,推行收敛扩张相对内向的外交新政。他严厉抨击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是一场“灾难”,说美国在中东卷入的几场战争使美国数以千计的军人丧生,耗费了数万亿美元而一无所获,还落得恐怖主义泛滥成灾,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他表示为了美国的利益,要用“和平外交政策”取代奥巴马造成混乱的外交政策,说他同其他总统不一样,“不会到国外去传播普世价值”和“推广民主”,还强调要同中俄“建立友谊”。特朗普这些外交理念和观点有新意,无疑是理性和明智的,如能付诸实践,将开创美国外交新局面,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二,水乳交融的利益格局决定了中美关系积极发展的基调不会改变。
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相互关系状况攸关双方发展大局和安全全局,以至影响两国的前途命运。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不会冒损害中美关系大局的风险。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同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合作每年可使美国GDP平均提高0.7个百分点,物价平均下降0.8个百分点,全国居民省支1000亿美元。如果没有中国的经济金融合作和贡献,美国经济增速要下降1/3,物价要上升1/3,美元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将会动摇。
其三,特朗普本人意识形态色彩不重,对华偏见较少,且他在参选前旗下即有八九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成为中国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中国人对他也向有好感,如在他同希拉里首场辩论开始时,民调显示,中国的受访者87.3%支持他,支持希拉里的只有13.3%。
现在特朗普尚未正式就任,竞选时的言论能否化为政策有待后验。我们期待他实践所表达过的外交和对华政策新思维,同中国一起翻开中美关系新篇章。尹承德
(作者系中国前驻美国使馆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