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美国宪法规定,年龄高于35岁,在美国出生并居住14年以上的美国公民都可以参选总统。看起来,这个范围非常之大。但事实上,最后能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只可能是两种人:要么是自己有着极强经济实力的大富翁,如特朗普;要么是得到华盛顿与华尔街支持的政治精英,像希拉里。“美式民主”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民主形式掩盖下的“金权政治”。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这是对当代美国政治一针见血的描述。美国的选举制度决定了,竞选人必须拥有巨额的竞选资金。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耗资6690万美元,2004年上升到7.179亿美元,不到30年增长10倍以上,而最近10多年又涨了10多倍。
曾参加2012年大选的里克·佩里,参加2016年竞选后仅3个多月便因陷入筹款困境退选,成为共和党提名战中第一个放弃的“牺牲者”。
即使是亿万富翁特朗普,一度宣称要自掏腰包竞选,免受利益集团影响;但到今年5月初也表示已经消耗不起,准备筹集大额捐款。仅在8月份,特朗普就筹集竞选资金3670万美元,不过仍少于希拉里的5230万美元。
在筹款方面,老牌政客希拉里优势相当突出。在她宣布参选后的头三个月就筹集到4500多万美元,超过了奥巴马此前创造的纪录。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和希拉里这对竞选对手,曾经也有着复杂的钱权交易。希拉里曾接受特朗普的政治捐款,还是他的婚礼座上宾。
上世纪70年代“水门丑闻”后,美国曾对政治捐款上限作出设定。然而,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以“政治捐款属言论自由的一种”为由,裁定政府限制政治捐款违宪;2014年,美国最高法院进一步取消了个人对候选人和政党的捐款上限。
旨在为竞选融资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PAC)”因此成为美国选举政治中的重要角色。这些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候选人有任何联系”的前提下,不受限制地接受政治捐款。名义上它们不受政党领导人指挥,但实际上却会旗帜鲜明地选择支持某一候选人,成为连接捐款人和候选人的“金钱通道”。
纽约大学法学院布瑞南司法中心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5年,“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募集到的竞选开支中,近六成来自不足200人的超级富豪阶层。
2016年4月15日,《华盛顿邮报》发布的报告显示:(字版)截至2月底,美国大企业和富人阶层在2016大选中已向“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6亿美元,其中,41%的款项来自50个超级富豪家族。
金钱可以通过选举转化为政治力量,一旦总统候选人当选,“投桃报李”是必然的结果。
就连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也曾坦言:“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的金钱政治对美国政治体系构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2016年春天,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和悉尼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学院 在共同完成的“选举公正项目”报告中称:美国拥有民主国家中最糟糕的选举!这一点特别体现在选举筹款方面,美国历史上91%的选举都是由获得最多资金支持的候选人赢得,其结果便是,美国的政策更多地是在保障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那些乐意为候选人解囊相赠的利益集团,又常常会两头下注。因此,竞选中原本最具意义的政策之争就常被搁置一旁,让位于竞争对手间的相互揭丑抹黑。这样一场大选,既不能激发人们关于国家未来的思考,达到政策纠偏的效果,也难以选出真正受到选民爱戴、让选民寄予希望的总统,只会加剧社会的分裂及对前途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