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就下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达成一致 葡前总理将成潘基文接班人

2016-10-07 08:44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日就遴选下任秘书长举行第六轮意向性投票。美国与俄罗斯“相互伤害”的戏码并未如期上演。先前几乎轮轮得到反对票的“领跑者”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获得足够支持票数,且“五常”无一反对,一次性过关。

安理会定于当地时间6日对推荐古特雷斯出任下任联合国秘书长举行正式投票。不出意外,这名葡萄牙前总理、原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将成为潘基文的接班人。

现场直接公布结果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时30分左右,投票结束不久,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大使少见地一齐亮相会议厅外的媒体采访区。

在其余14国大使陪同下,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对各路媒体记者宣布:“今天,通过第六轮意向性投票,我们有了一位明确的幸运儿,他的名字是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丘尔金同时表示,安理会定于当地时间6日上午10时举行正式表决,预计将以鼓掌通过的形式通过决议,向联合国大会推荐由古特雷斯自明年1月1日起担任秘书长。“我们祝愿古特雷斯先生今后五年顺利履行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

古特雷斯没反对票

与前五轮意向性投票不同,本轮投票首次使用颜色不同的选票,区分常任理事国与非常任理事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选票为红色,以明确拥有否决权的“五常”对候选人的态度。

意向性投票中,每位候选人的姓名后都有“鼓励”、“不鼓励”和“无意见”三个选项。据外交人士透露,古特雷斯获得13张“鼓励”票,两票“无意见”,没有“不鼓励”票,名列第一。

位居第二的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米罗斯拉夫·莱恰克仅获7票“鼓励”,并且有两张来自常任理事国的“不鼓励”票。其后几名有竞争力的候选人或多或少都有红色的“不鼓励”票。

根据《联合国宪章》,秘书长必须首先由安理会推荐,然后由联大进行程序性任命。在实际操作层面,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必须得到15个安理会成员中至少9国支持,并且没有常任理事国反对。古特雷斯是唯一达到要求的秘书长候选人。

自今年7月以来,古特雷斯在意向性投票中一路以高票领跑。只是,除第一轮投票外,他的“不鼓励”票一直不为零,引发外界猜测。在本轮投票中,古特雷斯获得的两票“无意见”中就有一票是来自常任理事国。

“女秘书长”期待落空

古特雷斯出任联合国新秘书长几成定局,意味着这一职位按区域轮换的传统被打破,而不少国家对选出一名女性秘书长的期待也落空了。

俄罗斯公开主张,依照区域轮换的传统,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应当来自东欧。俄罗斯先前力挺来自保加利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保加利亚政府上月底宣布提名获西欧国家支持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为候选人,不再支持博科娃,令俄罗斯颇为光火。

美国则反对俄罗斯支持的人选。美国曾因拖欠联合国会费而被教科文组织暂停投票资格,美国因此对博科娃耿耿于怀。塞尔维亚媒体报道,俄罗斯青睐的另一人选、塞尔维亚前外长、原联大主席武克·耶雷米奇因立场“亲俄”,也会被美国一票否决。

联合国历史上,美国与俄罗斯前身苏联曾多次“相互否决”,致使秘书长人选难产,最终人选往往是两强妥协的结果。这次的古特雷斯也是美俄及各方都能接受、获得共识最多的候选人。

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以“公开应聘”的方式遴选秘书长,以响应联大对秘书长选举公开透明的要求。共有13名候选人参加竞选,其中10人坚持到5日的第六轮投票。

鉴于历任8位秘书长都是男性,联合国内外要求选出一名女秘书长的呼声高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大约三分之一对此表示赞成,潘基文今年8月也表达此意。包括博科娃和新西兰前总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在内,共有7位女性参选。

第六轮投票结果揭晓后,游说团体“女性当秘书长”称古特雷斯获胜对实现“权利和性别平等”而言是“一场灾难”;女性候选人“从未被严肃考虑过”,令其愤慨。

但是,正如第70届联大主席莫恩斯·吕克托夫特所说的,不论来自东欧还是女性,联合国需要的是一名强而有力的领导者,需要有绝对的能力胜任秘书长这一职位。

在数轮意向性投票期间,多名外交官也曾暗示,古特雷斯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候选人。

(据新华社10月6日电)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