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大选年看美国教育的贫富差距

2016-09-01 21:33 新华社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记者手记:大选年看美国教育的贫富差距

新华社华盛顿8月31日专电 记者手记:大选年看美国教育的贫富差距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在美国,开学季是仅次于圣诞季的第二大购物季,卖学生用品的广告比比皆是。《纽约时报》援引全美零售联盟的统计数据说,美国家长预期今年将在孩子的电子用品、衣服、文具上平均花费673.57美元,高出去年,更显著高出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家家都在孩子身上花更多钱,但具体怎么花却大相径庭。打折店卖的学生书包,一个19.99美元,而一个名牌学生书包售价高达472美元。在高端文具店,一支名牌圆珠笔标价30美元,而在全美连锁店“美元树”,一打铅笔也就一美元。

书包文具还只是小意思,富裕的美国家庭则把更多金钱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从童年时期的钢琴、芭蕾、数学家教,到高中阶段聘请私人升学顾问给孩子设计和制作申请常春藤大学履历,每一天,穷孩子和富孩子都在拉开距离。

但比起好学校、好社区,课外班和升学顾问又算不上什么。对美国家庭来说,真正的教育投资体现在房子的区位。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学家安·欧文斯的研究显示,这些年来,美国社区“收入隔离”势头蔓延,穷人、富人混居的社区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几乎完全是由有孩子的家庭引起的”。

追求更好的教育机会造成社区“收入隔离”势头,这一势头反过来又导致了教育领域进一步“贫富分化”。在富裕的校区,学校甚至会为学生配备昂贵的图形计算器或口袋电子字典,而有些公立学校连铅笔也需学生家长掏腰包。

《华尔街日报》8月31日报道了加州橙县一所新创办的特许学校,90%的学生按国家标准都属于减免午餐费用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大部分学生家长没有车,走路送孩子上学。这在以“轮子上的国度”著称的美国是很难想象的。

两个数据令人惊心: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统计表明,2007年,全美公立学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为900万,2014年超过1100万。教育专家哈罗德·利维撰文指出,在美国常春藤大学,来自全美收入最低四分之一家庭的学生仅占全体学生的3%,而来自收入最高四分之一家庭的学生比例高达72%。

促进教育平等,是社会流动性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教育虽不是今年美国大选的头号议题,但教育领域的不平等现象加剧,特别是沉重的大学学费负担是美国中产阶层“缩水”的原因之一,也是选民对“华盛顿体制”和建制派感到愤怒的重要原因。

至于民主、共和两党教育理念的区别,有位美国资深专家这样概括:民主党口口声声喊“平等”,而共和党口口声声喊“成绩”。客观地说,“平等”和“成绩”本来不是对立或非此即彼的关系,但如果不能加大力度阻遏贫富人群的分化与隔离,就会形成令人担忧的双双走下坡的闭合循环。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