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治理路怒有何招? 德国车距过短可能判3年监禁

2016-08-05 15:46 法制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广东中山市警方昨日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了被称为“路怒哥”的赵姓男子。这名赵姓男子于7月28日在驾车与后方车辆发生碰撞后,先是下车踩踏后车引擎盖,继而驾车从交界路口违规掉头逆行,连续多次撞击后车,致双方车辆损坏。

事实上,不光在中国,路怒在全球各地都很常见。不少司机不光碰到撞车事故会路怒,在遇到堵车、前车开得慢、有车加塞儿等情况时都容易动怒,路怒症已成为国际通病。针对路怒行为,不少国家纷纷出“狠招”大力治理。

【德国】

骂人或罚2500欧元  车距过短被视为犯罪

对于路怒司机,德国交管部门明确规定:用言辞和手势辱骂他人,属于侮辱他人的犯罪行为;如果按喇叭、用灯晃、不顾车距紧逼前车,根据情节轻重可视为违反交通规则或违法犯罪。不论做出哪种过激举动,罚款自不必说,严重的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在德国,惩戒路怒族的罚金没有“明码标价”,法院往往依照具体情况做出裁决。从以往的司法判决看,如果驾车者朝他人竖起中指,罚金至少在600欧元(1欧元约合7.4元人民币)以上;一句“老母猪”可能让谩骂者的荷包缩水2500欧元;侮辱警察的罚金通常更高,朝监控摄像头竖中指也不行。

行车过程中,有些司机着急超车,会选择紧跟前车的方式逼前车让道。根据德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换句话说,如果行车时速80公里,后车与前车之间至少应保持40米的安全车距。

一名63岁德国男子因在高速路上用紧跟前车和闪大灯的方式,逼前车让开左侧车道,而被法院以胁迫他人罪罚款6000欧元。2013年8月,德国一名57岁男子被判罚180欧元,他曾以时速131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与前车距离仅26米的情况下行驶了至少123米。

在德国,紧跟前车通常只能算违规,但倘若车距过短,给前车司机造成压力,甚至带来危险,则可能被视作胁迫他人的犯罪行为。一旦罪名成立,不仅可能被罚款、吊销驾照、扣分等处罚,还可能面临3年以内的监禁。

【美国】

15个州立法禁止  最长入狱时间达4年

据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2013年全美发生200多起“路怒”谋杀案件,1.2万起“路怒”伤害事件,共有1554人死于公路暴怒交通事件,因路怒症而死的美国人是一天一个,“路怒”冲突平均每年增长7%。

调查显示,面对危险驾驶行为,半数美国司机选择“随他去”,而另一半则会选择回应。一旦危险驾驶引发“路怒”,37%的冲突导致枪击。也就是说,在美国,危险驾驶真的可能会丧命。此外,有11%的美国司机表示,他们会在汽车里放上一把上了膛的手枪。

为遏制“路怒”事件发生,美国50个州当中,有15个州出台法律,明文禁止激进型驾驶行为。有的犯下两次激进驾驶行为就会被判有罪,最高入狱时间可达4年,最高罚款1万美元。在佛罗里达州,犯下两个不当行为才会判为有罪,例如超速和追尾。而在印第安纳州和马里兰州的法律中,犯下3次独立的罪行才会被起诉。

佐治亚州不只依赖于立法,还企图说服人们远离“路怒症”。佐治亚州录制了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司机情绪失去了控制,快速颠簸地驾驶着他的皮卡并开始撞向一辆黑色越野车。随后表明这个司机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从黑色越野车中爬出的人是霍利菲尔德——前重量级拳击冠军。这个视频所要传达的信息很简单:“远离‘路怒症’,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撞上谁。”

【澳大利亚】

设路怒举报热线 涉事者面临多项起诉

澳大利亚人将路怒症称为“公路恐怖主义”,对路怒症的处罚常为数罪并罚,不少涉事人面临多项起诉,甚至包括谋杀罪。

澳大利亚华裔律师郑原平今晨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澳大利亚,很多地方人少车也少,这样的情况反而会让司机在面对堵车、快速超车时感到非常烦躁。

“从法律上说,并没有特别说明哪几种行为是‘路怒症’,但是澳大利亚的法规明确规定了一些会被处罚的不文明驾车行为,比如在无特殊情况下疯狂按喇叭、逼停车辆、谩骂殴打等情况,都是要受到处罚的。”不过他也表示,在澳大利亚的各个地方法律法规并不一样,处罚的力度也不一样。

他告诉记者说,一般情况下情节较轻的行为,例如按喇叭谩骂,都是处以罚款并扣分的,罚款一般在200澳元左右,“如果情节严重,造成车辆损毁或者人员伤亡的,有可能被判最长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10万澳元(约合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还会被取消驾驶资格。如果发生人身伤害行为,惩罚会更严厉。”

他说,“新南威尔士州对此的管理是比较严格的,曾有路怒症男子因为前面车辆开得慢,将其逼停后拿刀捅伤了车上的小孩,之后被判处10年监禁。这样的伤害案件绝对不会得到法官的同情,一般都会判得重。”

此外,为打击、防范路怒症,澳大利亚几乎每个州都设有举报路怒症热线。

【日本】

酒驾实行“连坐”  司机乘客都要罚

为保证良好的交通秩序,日本交通执法可谓相当严格。东京每个街头都有协警人员不停地巡视各个街道,专门处理违章停车,这样就减少了因为占道而引发交通纠纷的可能。这种不定期的流动执法给不规范的驾驶者很大威慑力。

在日本,交通违章的成本很高。比如最简单的违章超速,最多会被罚款7万至10万日元(约合3500-5000元人民币)并被吊销驾照。如果驾驶员饮酒驾车,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也将被罚款100万日元(约5万元人民币)并视情节拘禁;同时在有乘客的前提下酒驾实行“连坐”制度,即驾驶员和乘客都会被处以同样的罚款和拘禁。

如果交通事故引发当事人间的肢体冲突,处罚将更加严厉,交通事故责任方将被处30万日元(约1.5万人民币)罚款以及2年以下刑事拘留。

专家建议

情绪激动时别开车

动怒前先深呼吸

俄罗斯心理学家佩尔米亚科娃认为,道路上的斗气行为源于日常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人们需要释放负面情绪,而对陌生人的路怒无疑成为“成本最低”的方式。

澳大利亚专家建议,充足睡眠有助于保持情绪平稳;尝试理解对方,而不是以同样的暴力或不文明的方式回敬;如果路怒者极其气愤并阻挡你的车辆,则需锁好车门;避免直视对方以免被认为是在挑衅;避免做威胁性手势、摁喇叭、阻碍他人通行等。

俄罗斯医学博士、犯罪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也建议,如卷入路怒冲突,弱势一方应待在车里,锁好门窗并报警。

德国专家的建议更为细致: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开车,开车时要尽量控制好情绪,在摇下车窗骂人之前先做一下深呼吸;出行前计划出富余时间,有意识地避开堵车路段;拜托车上其他人及时提醒自己不要出现过激行为。

律师郑原平也对法晚记者说,“路怒症这个现象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法律法规是一方面,但不是唯一的,因为大部分国家其实对于这类问题都有着比较完善的法律。但问题的原因就在于驾驶员自己的心态,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那就最好不要选择开车。”

责任编辑:扆妍妍(QN00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