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达拉斯袭警事件发生后,正在欧洲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缩短行程、急赴得州“救火”,出席殉职警员的悼念仪式。作为“首席安抚官”奥巴马本想借此机会解除美国社会矛盾的“火药引线”,但事与愿违演讲挨批,弄得两头“都不讨好”,《纽约时报》甚至发表文章讥讽奥巴马“搞砸了悼词”。
近年来,美国发生太多枪案,奥巴马对出席悼念活动、发表悼词早已不陌生,但民众对他的安抚行为似乎并不买账。这不禁让人疑问,作为“首席安抚官”的奥巴马为啥难抚美民众“枪伤”?
气氛尴尬!“首席安抚官”奥巴马悼念演讲两边不讨好
这是7月12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城市达拉斯拍摄的遇害警察悼念仪式现场。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得克萨斯州北部城市达拉斯举行的5名遇害警察的悼念仪式上呼吁示威者、警方及公众三方抛弃偏见,敞开心扉,共同努力来解决美国国内日益显现的种族问题和暴力活动。新华社发(许迅摄)
枯燥单调的“政客式说教” 奥巴马达拉斯演讲挨批
当地时间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赶赴达拉斯,出席殉职警员悼念仪式。在悼念演讲中,奥巴马呼吁国家团结、“驱逐绝望”。奥巴马的演讲很快引起美国媒体的争相转发和解读。虽然奥巴马此次讲话被一些媒体奉为化解美国种族矛盾的公共演讲“力作”,但也有批评人士认为此次讲话“虎头蛇尾”且“硬伤”太多,到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枯燥单调的“政客式说教”。
两头不讨好!奥巴马试图解除“火药引线”宣告失败
奥巴马当日还遭遇了“冷场”尴尬:他在演讲中对黑人权益团体“珍视黑人生命”出言维护,令现场陷入一片死寂,“听众席上的警员都拒绝为他鼓掌”。据了解,该团体一些举措存在巨大争议、对执法人员极不友好。在达拉斯5名警员殉职后,该团体竟有成员公开举行庆祝活动。
美国近年来发生太多枪案,奥巴马对出席悼念活动、发表悼词早已不陌生。与之前的事件有所不同的是,达拉斯事件使枪支暴力和警民冲突等尖锐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应对起来难免顾此失彼。
外媒称,奥巴马本想借此机会解除美国社会矛盾的“火药引线”,但苦于一人难饰二角,无法同时顾及警方和非裔群体的感受。结果,他的立场在两边“都不讨好。
“首席安抚官”奥巴马无力安抚几成“套路”
此次演讲是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第11次在发生大规模枪杀案后试图安抚一座城市,这也是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这种因偏见而滋生的杀戮。奥巴马此次的任务尤为艰巨,因为奥巴马政府一直主张采用措施来改善种族关系,培养更好的警民关系,而达拉斯本来就已经采取了很多这样的措施。所以在做这次演讲时,奥巴马带有一种无力感。
有批评人士讽刺奥巴马长久以来一直扮演着美国“首席安抚官”的角色。美国每当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奥巴马都会照例发表一篇铿锵有力的演讲,之后再对无力控抢、无力实施司法改革、以及对无法促使两党达成一致的一切变革性举措表达沮丧,几成“套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枪声继续响起!
就在奥巴马12日抵达达拉斯的前一天,美中部密歇根州小镇圣约瑟夫发生恶性袭警事件。一名嫌犯袭击了警员后,又开枪接连打死两名法警、打伤现场一名女性。试图逃离时,嫌犯被闻讯赶来的法警击毙。
就在同一天,枪声也在美国东海岸响起,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数十名当地民众在街头,为在上周暴力事件中丧生的黑人男子斯科菲尔德举行烛光守夜活动。一名混进人群的枪手开枪射击后逃离,造成至少5人受伤。
枪杀事件不断发生 进一步撕裂美国民意
黑人遭警察枪杀事件的不断发生,在加剧种族对立、警民关系紧张的同时,也进一步撕裂了美国民意。整个事件进一步点燃了少数族裔民众对警察暴力执法、种族歧视的愤怒。另一方面,陷入指责的警察也有自己的委屈。
民众“枪伤”难抚!美警民矛盾已成痼疾
根据法国《费加罗报》梳理,仅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各地就发生多起警民冲突。事件的内容大同小异:白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杀非裔,进而引发非裔美国人族群与警方之间的暴力冲突和种族骚乱。
如《费加罗报》所称,警民冲突近年来在美国各地呈现频发趋势,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不得不直面的严肃问题。
信任破裂仇恨激起 种族歧视撕裂美国
美国种族歧视痼疾难除,则是警民之间暴力频发的根源。每年发生这么多起针对非洲裔的警察暴力行为,这一切不是偶然。
美国的种族问题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尽管美国发生过南北战争,为消除种族隔阂付出过多重努力,但种族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如今,这一问题愈演愈烈。
这些暴力事件后,信任破裂,仇恨激起,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美国似乎陷入了暴行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中,整个社会没有理性的声音,不能冷静下来。奥巴马政府缺乏为事件降温的能力,也没有能力采取措施让公众满意,想要真正安抚民众并非易事。
枪支泛滥难控 美政坛无视民众利益恶斗
除了种族分歧严重,达拉斯惨剧暴露的另一个美国顽疾是枪支泛滥。这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美国政坛中政党无视民众切身利益恶斗的乱象。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貌似公平,实则问题多多,享有立法权的国会沦为美国主要政党——民主党与共和党争斗的场所。
作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在解决社会问题上虽然动作频频,新政不断,但受国会制约,有关控枪的政策改革措施始终无法顺利有效实施。
(稿件来源:新华网 环球时报 中新网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薛笔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