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十大经济学家论“脱欧” 中国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06-29 14:0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6月29日讯(记者 扆妍妍)6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英国·世界·中国——脱欧专题研讨会”。孙祁祥、陈志武、王跃生、苏剑等十名经济学家就“脱欧”的背景、对全球经济格局以及对中国的正负影响等三个维度进行了讨论分析。多数专家认为,脱欧会给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但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脱欧源于欧盟东扩后内部差距拉大

杨汝岱教授表示,一个联盟稳定必须是成员发展稳定,此次脱欧证明过度扩张后内部因发展不均衡导致有矛盾。东扩就使得欧盟内部的差距拉大,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不统一的财政政策就会使得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多。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称欧盟现在面临很多民生问题,如移民、就业、债务危机等等,“脱欧再次证明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孙祁祥称。

脱欧对中国利弊并存

■ 关于世界秩序     

陈志武教授认为,英国脱欧带来的震荡对中国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多面。有利的一面是世界更加需要中国的参与,给中国带来更多的世界秩序建设者角色。未来几年里,欧洲国家会忙于处理欧洲内部的事物,尤其脱欧的过程需要多年才能完成,由此带来的方方面面不确定性使欧洲难有功夫顾忌世界其它事务。而如果今年11月美国大选中又是特朗普胜出并成为下一轮美国总统,那意味着美国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关注世界事务,这将给中国提供新的机会。

■ 关于人民币汇率市场

在公投结果出来当日,英镑一度跌了10%,欧元也大幅度下跌。对此,北大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宋敏教授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中国金融市场也带来冲击。此次英国脱欧事件对人民币汇率市场有影响。相对英镑及欧元的贬值,人民币将有一定升值压力。但相对美元及日元,人民币可能又有贬值压力。

■ 关于贸易与投资    

由于中国经济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如果世界各国流行贸易保护主义,而且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出现动摇,那么,中国的出口会严重受阻(因为关税上升、许多商品出口受禁),进口也不会畅通,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此外,欧盟占中国出口额为第一,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在欧盟包括英国的直接投资因欧元及英镑的贬值承受了一定的损失。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给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与投资关糸带来负面影响。

■ 关于全球化

宋敏认为,此次脱欧事件是全球化的重大退步。中国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会受脱欧事件的负面影响。作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英国脱离欧盟将撕裂欧盟共同体。投资者担心欧盟内其它国家会效仿英国采取公投,引起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欧盟解体。没有了英国的欧盟是否会走向更多的贸易保护及监管也为投资者关注。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都需要一个和平共赢的全球环境。任何全球化的倒退都给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

中国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应该如何发力?

英国退出欧盟这件事情有可能改变国际经贸格局重塑的进程。而中国在这样的变局中又要如何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诉求?

杨汝岱教授给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坚持“经济第一,政治第二”的原则。国家之间的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企业与企业的合作都是一样,没有经济的共融,就不可能有政治的互信。但是没有政治是不行的,政治得承担不断调整和优化制度设计、不断制造新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空间的重责。

第二要大胆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全球化模式会不可避免的过渡到区域主义为主导,中国当然要大胆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

第三要做好准备。不管从学术界的研究来讲,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大大加强学术界对特定问题的研究,“我们自己讨论清楚了,很多事情到来时,才不会慌。”

第四点,要稳,这也是欧盟给我们的启示,只有经济发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推进一步的合作它才有根基。

责任编辑:王立立(QJ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