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马尼拉5月13日电 (记者 张明)菲律宾准总统杜特尔特连日来引发舆论持续热议,有知名学者日前撰文为其正名,强调他并非西方媒体所描述的“菲版特朗普”。
长期在菲律宾南部重镇达沃担任市长的杜特尔特5月9日在总统大选中胜出,将在6月30日走马上任。杜特尔特在竞选过程中多次因言论引发争议,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把他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相提并论,为其贴上“菲版特朗普”的标签。
不过,菲国知名学者理查德·海德里安日前在媒体上撰文指出,与西方媒体的报道恰恰相反,杜特尔特并非特朗普,虽然他们都因为一些高度争议的言论而在国际上声名不佳。但是与房地产大亨特朗普不同,杜特尔特并非只是某个“真人秀”明星,“在过去20年里,他用‘铁腕’把达沃发展成为菲律宾最安全、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杜特尔特选前把自己描述为“社会主义者”。海德里安认为,杜特尔特以领先超过500万票的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反映出民众对于所谓主流总统候选人的普遍不满,“扇了祸害国家数十年的寡头政治一记耳光!”
专栏作家、律师何塞·辛顺13日在报纸专栏中指出,选举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民众对阿基诺政府及其政策感到厌恶和难以忍耐,民众希望迎来杜特尔特代表的猛烈变革,因此,杜特尔特的得票数实际上可被视为民众对现任总统阿基诺投下的反对票。
菲律宾星报副总编马里楚·维拉纽瓦则在专栏文章中披露,杜特尔特选前到访该报社时曾就为何扬言“杀掉全部罪犯”作出一番解释,强调只是为了向犯罪分子及作恶者传达强烈的信息,让他们心生畏惧。杜特尔特声称,必须向公众表达自己强悍打击毒品交易等犯罪活动的决心。
专栏作家亚历克斯·马格诺认为,在竞选中的争议言论反而让杜特尔特扭转了竞选资源不足的劣势,让他深入草根民众,获得选民的广泛关注,“选前最后四周,杜特尔特一人垄断了媒体空间,其他的候选人则被推到角落甚至幕后”。
菲国社会学家妮可·库拉托认为,与其他总统候选人得到精英阶层及显赫政治团体的支持不同,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大部分是来自中产阶层的志愿者,他们甚至愿意倾其所有支持杜特尔特,而所谓“杜特尔特现象”的动力就是这些热情向往“变革”的支持者。
值得关注的是,杜特尔特在确定当选后不久即对外宣示会“控制自己的嘴巴”,因为作为总统代表国家发言“当然要得体”。杜特尔特的同居女友也对媒体表示,杜特尔特竞选期间的争议言行只是激烈选战的一部分,当总统后的言行举止则会像一位政治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