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伊斯坦布尔4月10日电 记者手记:伊斯坦布尔——千年古城 企盼安宁
新华社记者贺灿铃
第13届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议10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开幕。开幕前一天,整个城市再次弥漫着恐怖袭击威胁的阴霾。
先是美国驻土耳其使馆9日发布“紧急信息”,说土耳其旅游景点受到“可信的”袭击威胁,特别是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塔利亚的公共区域和码头。美国使馆提醒在土耳其的本国公民需要“极其小心”。当天下午,在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西姆广场电车站发现一个可疑包裹,警方对附近民众进行疏散,排爆人员将可疑包裹引爆。晚上,伊斯坦布尔商业区希什利的一座地铁公交站发生爆炸,造成3人受伤。
伊斯坦布尔近期举行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和公共文化活动,人们对遭受恐袭的担心也加重了。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议于4月10日至15日举行,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此外,土超豪门俱乐部贝希克塔什的新主场沃达丰球场也将在10日交付,并于11日举行新球场的揭幕战。该球场位于市中心博斯普鲁斯海峡旁,正对着新皇宫,既是市中心交通枢纽,也处在热门旅游景区。
自3月19日独立大街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后,频发的安全警报让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民众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草木皆兵。特别是恐袭的第二天,城市大街小巷人流稀少,地铁车厢里空空荡荡,一向拥堵的城市道路变得十分通畅。恐袭威胁让人们不敢随意出行,必须外出时,没有安检的地铁和公交车也不再是人们的首选。
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即使进入4月,安全形势依旧没见好转。就在几天前,塔克西姆广场上有一精神失常的男子对着天空鸣枪,后被警察制服。另一名男子在地铁里恶作剧似的往车厢里扔一个包裹后转身离开,引起乘客恐慌。后来警方通过监控逮捕该男子,土法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4年监禁。
伊斯坦布尔地处欧亚交会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众多名胜古迹,向来是重要国际会议和体育赛事的举办地,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旺季时,这座城市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场国际会议或展会,蓝色清真寺等景点附近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今年以来,安全局势恶化造成游客锐减,举办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少,一些体育赛事如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单项预选赛也易地举行了,造成与旅游相关的零售业和酒店业收入明显下滑。
自去年7月土耳其东南部边境小镇叙吕奇遭爆炸袭击以来,土耳其的安全局势趋于严峻,曾经安宁快乐的世俗生活似乎远去。在与土耳其人聊天时,很多人都对现状表示失望。
逃避总不是长久之计,生活还要继续。千年古城伊斯坦布尔,历史上见证无数刀兵相见、王朝兴衰,却依旧屹立不倒,并不断融合各个民族及其文化。借用一位在伊斯坦布尔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的话,“这个千年古城什么风雨都经历过了,它的子民们也是如此。”
希望和平与安宁早日回到这片土地,愿鲜花和阳光取代警笛与恐怖。